
來源:電影劇照。
電影在延續(xù)了小品的親情主題外,還設(shè)計了全新的劇情和笑料。比如,那個年代看電影沒有爆米花,但是,沈光林手里的一盒毛豆也能擺出愛心的形狀。

來源:電影劇照。
看電影的座位沒挨在一起沒關(guān)系,他掐指一算,還是有緣得很:“我叫光林,她叫煥英,我倆,歡迎光臨,聽著多熱情啊”。
賈曉玲總想著,有了重新選擇的機會,自己就能改變母親的生活,以為換一種生活,母親會變得更富有、更幸福一些,但就在此時,電影突然來了一個反轉(zhuǎn),故事的意義也隨之變得深刻起來。

來源:電影劇照。
豆瓣影評區(qū),一條短評收獲了上萬人點贊:“你以為你已經(jīng)很愛很愛媽媽了,但媽媽遠(yuǎn)比你想象中更愛更愛更愛你。”
大年初一,《你好,李煥英》豆瓣開分8.1,成為春節(jié)檔口碑最高的影片,之后又升至8.3,有觀眾哭到口罩全濕,有人想立刻給家人打電話,有人說,想現(xiàn)在就沖回家。
口碑也帶來了影片的排片上升,目前,《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突破9億,而且相比春節(jié)檔前兩天,排片已上升超過6個百分點,有影城經(jīng)理表示,之后會考慮繼續(xù)增加《你好,李煥英》的排片。
真情實感,就是催淚核彈
有觀眾說,給《你好,李煥英》打分的時候,得從兩個層面來考慮;也有觀眾說,自己根本沒法打分,因為觀影時感性完全壓倒了理性,“在電影院哭得泣不成聲”。
比起其他影片在視效、敘事方式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你好,李煥英》不能算是最出彩,它打動觀眾的原因,主要在于“感情真摯”四個字。

來源:電影劇照。
這是一部注定無法復(fù)制的電影,當(dāng)中傾注了賈玲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如她所說,“我把自己的心掏出來給你們看”。
在很多場合,賈玲一提起母親就會掉淚。
她幽默樂天的個性,深深受到母親的影響。給片中飾演李煥英的張小斐講戲時,她會說,你看我是什么樣,李煥英就是這個樣。

來源:視頻截圖。
賈玲變成喜劇人,也是李煥英的“功勞”。當(dāng)年,賈玲填了喜劇表演和戲劇表演兩個專業(yè),結(jié)果兩個都考上了,學(xué)校打電話到家里,向李煥英征詢意見。
可是,李煥英講話有口音,把戲劇說成了喜劇,誤打誤撞把女兒送上了喜劇的道路。
就在賈玲上學(xué)后的某一天,父親開著翻斗車運稻草,母親摞稻草,因為怕稻草太高掉下來,她坐在稻草最上面壓著。但就這么五分鐘的路程,李煥英摔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