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混雜在一起了。
賈樟柯:斌哥已經(jīng)不是老派的、純粹的、完全沒有經(jīng)濟糾葛的狀態(tài)了。他已經(jīng)開始幫人鏟事兒,跟二勇哥收點港幣,已經(jīng)是這種混雜的情況。越往后發(fā)展,可能就是連過去那種混雜都逐漸沒有了?,F(xiàn)在你去山西的話,都是明碼標(biāo)價幫你打架。我們經(jīng)常聽到一個笑話,兩個人打起來了,一打電話來了兩撥人,其實是一家公司的。兩個人互相推幾下,就結(jié)束了,下班了。
中國新聞周刊: 在你的少年時代,寫詩,也打架。一個寫詩的青年和一個打架的青年,形象反差還是挺大的。
賈樟柯:其實一點不奇怪。我有一次開玩笑說,大哥都是文藝青年,感情豐富的人才能做大哥,他對人情特別懂,會處理問題,感情粗糙的人做不了大哥。
“我在北京朋友很多,親戚很少”
中國新聞周刊:你現(xiàn)在喜歡回鄉(xiāng)參加紅白喜事。什么時候開始,比較喜歡參加這些事情?
賈樟柯:我們家在北京一個親戚都沒有?;亓死霞?,一大家子,姨媽、表兄弟、堂兄弟、伯伯、舅舅,我確實很多年沒有過這種家庭生活、家族生活、親戚生活。小時候其實也挺不喜歡這種,覺得太鬧了?,F(xiàn)在我覺得挺好的,去給老人拜個壽,給小孩子過個滿月喝杯酒,親戚們聊聊天,挺舒服。
中國新聞周刊:這種變化是因為年齡?
賈樟柯:也不一定是年齡,就覺得生活有缺失。我的錄音師是北京人,我們倆一起工作,有時候他說,賈導(dǎo)我先走了,我表弟回來了、我的堂兄結(jié)婚了。我覺得很羨慕他,生活好豐富,我覺得我生活很單調(diào)。
中國新聞周刊:你當(dāng)年的發(fā)小,留在汾陽生活的人還多嗎?
賈樟柯:多。我們這個年齡的出來的不多,除非考大學(xué),有很多考大學(xué)的都回去了。山西人不怎么愛出門。我們汾陽吃的好,大家都覺得家鄉(xiāng)最好,所以很多人出來了還會回去。你到汾陽千萬不能說汾陽不好,你只要說汾陽不好,一堆人會攻擊你。
中國新聞周刊:你在紅白喜事的場合,屬于什么樣的一個角色?可能有的人喜歡張羅事,有的人安靜地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