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勇于追夢的民族,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12月14日周六19:00檔,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五期節(jié)目,便帶領觀眾從地名出發(fā),認識和了解中華大地上的“追夢人”和追夢精神。

康震、葛劍雄透過地名 回溯中國五千年追夢歷史
在中國,無論是古代神話還是真實歷史中,都有著許多祖先的追夢故事,不斷激勵著當代中國人勇敢前行,走向未來。本期節(jié)目中,康震、葛劍雄以地名為線索,回溯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為觀眾解讀地名背后的各種追夢精神。
《西游記》中的重要地名“火焰山”,曾被稱為“火山”,見證了唐僧“明知山有火,還要從此山過”的無畏,以及對求佛的堅定;黃河,在《山海經(jīng)》中曾由“河”字專門指代,承載了夸父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壽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是陜西終南山,它不僅匯集佛、道、儒三家,在中國古代文化史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還作為文士心中的精神寄托和心靈歸宿,被稱為現(xiàn)實版“桃花源”;因寓意“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而得名的貴州安順,記錄著“旅游達人”徐霞客首次發(fā)現(xiàn)巖溶地貌,為人類地質(zhì)學、地理學做出的巨大貢獻;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國天眼”的所在地,訴說著中國人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夢想;曾稱“肅州”的甘肅酒泉,不僅擁有神奇的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還被拿來命名中國最早創(chuàng)建的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見證了中國人的千年飛天夢。

節(jié)目中,康震和葛劍雄將這些地名故事娓娓道來,讓不少觀眾都紛紛感慨被“掃盲”了,“看了節(jié)目才知道,原來火焰山的原名這么簡單粗暴,而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并不在甘肅酒泉。感謝兩位老師的科普,真的漲知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