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案?。ǚ缸镱}材劇集)匯集了懸疑、燒腦、獵奇、沖突、反轉等多重元素,將人物置身于罪案環(huán)境探尋真相、甚至面對生死抉擇,用相對極致的戲劇性表達,令觀眾體驗觀感和精神上的雙重刺激,還原最原始的人性善惡的同時探討更深入的社會議題。一直以來,涉案劇都是備受觀眾喜愛的類型,像《重案六組》《征服》《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都曾引發(fā)廣泛的社會討論。
新京報統(tǒng)計了中國近40年的405部涉案劇,發(fā)現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涉案劇口碑普遍較好;隨著時間的推移、視頻網站的興起,涉案劇的類型越來越多元,創(chuàng)作難度也越來越大……涉案劇與現實的關系應該是什么樣?未來涉案劇會走向何方?新京報為此專訪了《破冰行動》導演傅東育,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fā)中心總經理戴瑩,《重案六組》主演兼編劇王茜、劇評人等影視從業(yè)者,解讀涉案劇三大規(guī)律形成原因。

《重案六組》

《冬至》
規(guī)律1
兩個產量高峰,單集片長越來越短
隨時代變化而變化,視頻網站改編涉案劇生態(tài)
納入本次統(tǒng)計的涉案劇共405部,網上有評分的197部。鑒于評分網站要求打分的有效用戶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開分,因此有網絡評分一定程度上代表該劇集的關注度。根據新京報統(tǒng)計顯示,197部涉案劇在時間軸上的分布呈現出兩次增長趨勢——第一次在2000-2005年區(qū)間,涉案劇集密集出現,之后數量有所減少,2015-2019年區(qū)間再次密集出現。涉案劇數量的增長和減少跟相關文件息息相關。
涉案劇第一個“繁榮”階段,出現了一些粗制濫造,以血腥暴力為噱頭吸引觀眾的劇,對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響。2004年4月廣電總局向各衛(wèi)視下發(fā)的《關于加強涉案劇審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電視臺把涉案題材的電視劇安排在每晚23點以后播放,同時要求各省級電視臺對涉案影視劇加強把關,控制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