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昊然爬樹摘八角,技術嫻熟
新鮮的八角在這里集市上的售價是4塊5一斤,相比經過加工的成品調味料,盈利空間依然不算大。這也是當地正在積極探索、解決的產業(yè)難題。作為在整體經濟中占據較大比重的傳統產業(yè),八角對于富寧脫貧攻堅及全縣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沒有深加工企業(yè)、工業(yè)化程度低,生產結構單一等問題,都在嚴重限制著產業(yè)鏈的完善。
了解到眼下者桑鄉(xiāng)種植戶面臨的這些困難,抱著剛剛采摘的八角陪農戶大叔一起到山下售賣的劉昊然立刻開始幫忙花式“抬價”,希望辛苦了一季的老鄉(xiāng)們能夠多得到些收入??此钩鰷喩斫鈹档呐δ?,收購商答應將每斤的價格提高3毛。同樣的克重,一下子多賺了60元,劉昊然笑說“豐收啦”。

劉昊然親手摘八角
除了傳統的八角種植,富平還在2016年引進了短平快的新型黑木耳種植產業(yè),助力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山腳下,恰好就是一片種植園。
據種植戶介紹,黑木耳這種新型農產品具備不爭土地、不爭農時等多種優(yōu)勢:平時種水稻的土地,等到農閑時就能成為黑木耳的繁殖土壤;潮濕的天氣,也為這種作物提供了最好的生長條件。

劉昊然親手采摘木耳
為了確認富平黑木耳的品質是否如說的那般出色,劉昊然親手采摘并下廚涼拌了一盤芥末木耳,口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如今,當地參與黑木耳種植的貧困戶已經達到了1千余戶,大家可以通過固定分紅或務工多勞多得的方式增加收入,種植季每月收入能達到2、3000塊。
就在下廚制作涼拌菜的過程中,劉昊然和調研團隊又解鎖了當地另外一項特色產業(yè)——“七醋”。這種醋的釀造工藝已經在壯鄉(xiāng)流傳了700年,是富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