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磨合
歌手與樂隊“合體”?
不,回家練效率更高
安棟透露,在《好歌曲》節(jié)目中,編完曲后會產生一個音頻小樣,樂隊和選手以此排練試試、不斷調整,然后選手回家繼續(xù)練習,直到錄制前來彩排。其間,選手在演唱技巧上也會接受聲樂指導的適度點撥。
金志文也表示,在《好聲音》中,編曲敲定后,選手拿著樂隊錄好的音頻,有問題就私下聯(lián)系了,“整體效率非常高”。
4 錄制
可以重來一遍?
不,原則上不許NG
在安棟看來,“唱60遍、一個字一個字摳”那種錄音棚行為在《好歌曲》中可行不通,因為節(jié)目錄制“需要完整度”。
安棟和《好歌曲》節(jié)目組都明白“演唱并不是唱作人的最大特長”,但節(jié)目錄制宗旨也仍然是:除了停電等技術問題,沒法NG。“不會因為選手唱得不好而停下來,目前也還沒出現過這種情況”,他說。
但《我歌》中就曾有過NG狀況。韋唯演唱《在水一方》時,伴奏團隊曾因“技術故障”致使演出被迫中斷,事后韋唯獲得了重新演唱的機會,但這是否也破壞了賽制公平,成為被議論的話題。
湖南廣播電視臺制作調度中心錄音科的黃鑫透露,為防止錄制過程出現突發(fā)狀況,其實團隊“同步準備了彩排音頻的提取信號,在安全級別上已經夠了。”
5 后期
像一般電視節(jié)目那樣剪輯完就播出?
不,要分軌縮混錄音,像做唱片一樣
“為什么現場的觀眾會流淚?在那種高品質的音響環(huán)境下,歌曲本身確實很能打動人,這與在KTV里唱歌比較容易HIGH是一個道理?!?黃鑫解釋。
據黃鑫介紹,在音響和錄制器材上,《我歌》選取了與《好歌曲》相同的最新設備,并且起用了著名錄音師。《我歌》節(jié)目錄制時,在保證音質的前提下,采集的音頻素材多達100軌,這些最后都會被整合送到后期制作部門。參與后期制作的外包團隊會分頭對各軌音頻素材進行縮混,與畫面無時差嫁接,最后將完整的節(jié)目呈獻給觀眾。
金志文也認為,做這種節(jié)目是非常大的工程。談及這類音樂節(jié)目與唱片的制作區(qū)別,他表示:“顯然前者更辛苦,溝通成本較大。結合藝人和節(jié)目的特點、真正發(fā)揮長處,才是能力的體現。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