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胡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金庸劇《天龍八部》中的大俠喬峰,以及不少影視作品中的“硬漢”形象。這些年,雖然他更多因為演影視劇而被觀眾所熟知,但在出身于話劇演員的胡軍心中,自己從未離開舞臺。 出身于藝術(shù)世家的胡軍,家中幾代人都與舞臺有著極深的緣分。父親胡寶善和叔父胡松華都是廣為人知的歌唱家,母親王亦滿和妻子盧芳都是著名的話劇演員,女兒九兒也被李六乙導(dǎo)演發(fā)掘,登上了舞臺……而他自己,從當(dāng)年中戲表演系的高才生,到后來北京人藝的演技派;從早年就探索大量實驗先鋒戲劇,到如今挑戰(zhàn)一部部經(jīng)典名作,他說:“我的根,在舞臺上;我的心,從未離開。” 去年11月底,由李六乙導(dǎo)演的莎士比亞經(jīng)典名劇《哈姆雷特》在京首演,引起轟動。隨后,這部作品前往上海、香港、南京、杭州及新加坡等地巡演,3月31日至4月2日重歸北京,在保利劇院進行最后四場收官演出。 二十年前,我曾在人藝的排練場里采訪胡軍,剛剛演完備受爭議的實驗話劇的他,眼神是迷茫的,對自己,對戲劇,似乎一時都缺少明確的方向。二十年后,在《哈姆雷特》的后臺,再次專訪胡軍,身披王子長袍的他,眼神比當(dāng)年堅定了許多。生活中的磨煉與閱歷、成功與幸福,讓他不斷成長,也讓他對戲劇的愛,更加炙熱和成熟。 曾因迷茫而離開舞臺十年 記者:2000年,我采訪你的時候,那時你剛在北京人藝演完李六乙導(dǎo)演的小劇場話劇《原野》。那個戲特別實驗先鋒,引起爭議也非常大。我記得你當(dāng)時一臉迷茫地跟我說:“我都演完了,還沒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呢!” 胡軍:嗯,當(dāng)時有觀眾用一個順口溜兒形容這個戲:“想走走不了,想睡睡不著。”那也是一個比較早的先鋒派戲劇作品了。 記者:在此之前,1998年,你們一幫好朋友還演出了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話劇《保爾·柯察金》,當(dāng)時看到這個戲的人都非常難忘。但是那個戲票房慘敗,很多人也因此徹底告別了戲劇。 胡軍:是的,賠了40萬。那個年代,40萬,很大的一筆數(shù)字了。 記者:感覺那個時候的你,在生活上也有經(jīng)濟的壓力,在藝術(shù)上也得不到特別多理解,有一種找不到方向的苦悶和迷茫。所以在《保爾·柯察金》和《原野》之后,你就離開了戲劇舞臺,開始拍影視了。 胡軍:那個時候可能是迫于生活的壓力,還有各個方面的情況,讓我覺得不對了,再這么干下去,不行了。于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把所有的工作重點都轉(zhuǎn)向了影視,暫時離開了戲劇舞臺。這一離開,就整整十年。等我再回到戲劇舞臺上的時候,演的第一個戲,也是《原野》。 記者:不過十年后的這版《原野》是陳薪伊導(dǎo)演的,是比較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的。之后,你又演了林兆華導(dǎo)演的《人民公敵》,在探索性方面就強了很多。現(xiàn)在主演的李六乙導(dǎo)演的《哈姆雷特》,則又往前走了一步?!豆防滋亍愤@個戲應(yīng)該可以稱得上是你這些年在話劇舞臺上的代表作了吧。 胡軍:嗯,可以這么說。作為一名戲劇演員,能夠演哈姆雷特,是一種榮耀,也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 | 
 
																由摩納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團帶來的芭蕾舞劇《灰姑娘》,將于3月14日-16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蒙特卡洛芭蕾舞團前身是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舞團,這是20世紀世界最著名的芭蕾舞團之一,培養(yǎng)出芭蕾大師如“現(xiàn)代芭蕾之父”福金、“美國芭蕾學(xué)派的奠基人”巴蘭欽、“不朽的天鵝”巴甫洛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