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招軍士的舞臺有多大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佳豪 通訊員 彭 云 譚 志 唐一翔

第77集團軍某旅組織實彈射擊演練。蔣振梁攝

訓練歸來,第77集團軍某旅直招軍士俞松云(左三)與戰(zhàn)友們交流經驗。蔣振梁攝

第77集團軍某旅直招軍士袁正泰(左一)講解裝備操作方法。蔣振梁攝
初入軍營,要跨過幾道關
與直招軍士歐子俊一樣,第77集團軍某旅某連下士趙靜輝的成長也不怎么順利——入伍將近一年,他仍未找到“當軍士的感覺”。
前段時間,由于班長休假、副班長和另外一名骨干參加集訓,班里只剩下趙靜輝一名軍士,“代理班長”的擔子便落到他的身上。
第一天出早操,趙靜輝便感覺到異樣:班里僅剩的幾名戰(zhàn)士隊列站得松松垮垮,上等兵小吳時不時抓耳撓腮。
“隊列里做動作,不應該打報告嗎?”雖然趙靜輝語氣嚴厲,可小吳根本不買賬,小聲嘀咕道:“報告!我肚子不舒服,要上廁所。”
沒等趙靜輝批準,小吳徑直朝宿舍走去。此刻,隊列里剩下的3名戰(zhàn)士用余光瞟向趙靜輝,嘴角上露出一絲訕笑。
也難怪,趙靜輝剛入伍時,小吳已經下連半年,就連如何疊被子、怎么走隊列等,都是小吳手把手教他的??梢哉f,小吳也算是趙靜輝的“新訓班長”。
后面的幾天里,類似情況不斷上演。無奈之下,趙靜輝只得向排長求助:“排長,班里現有戰(zhàn)士中,2個軍齡比我老,2個是我同年兵,以我目前的威信根本無法服眾,這個代理班長我當不了。”
“對于直招軍士而言,如何度過適應期,是他們入伍后必須直面的第一道坎。”該旅領導說,初來乍到,他們和新兵沒有什么區(qū)別,但這種軍士身份的特殊性,常常會給他們帶來強烈的不適感。
對此,某連下士李雙二深有感觸地說:“同樣一件事,新兵沒做好,老兵會包容他們;而我要是搞砸了,不免會遭到調侃。”不僅如此,作為直招軍士的他,還要面臨來自訓練、考核、人際關系等諸多方面的挑戰(zhàn)。
“在基層連隊,如果訓練成績搞不上去,哪怕我的文化程度和技能素養(yǎng)再高也難以贏得尊重。”說到這里,李雙二面露苦澀,“更別提我還總是給連隊拖后腿了。”
與此同時,軍士的考核課目與義務兵也有很大區(qū)別。李雙二坦言,類似圖上量算、確定站立點和目標點等軍士考核內容,他想要及格確實有難度。
“在入伍當年的綜合考評中,受軍事訓練成績‘一票否決制’的影響,大多數直招軍士很難被評定為優(yōu)秀。”對此,李雙二頗為無奈,“本抱著建功軍營的理想參軍入伍,沒想到卻被一盆涼水澆頭,難免會有心理落差。”
此外,因身份不同,直招軍士常被新兵們“屏蔽”在同年兵的社交圈外;由于資歷尚淺,他們又和其他軍士沒有太多共同話語……對于在人際交往中面臨的困境,李雙二坦言:“我感到很孤獨,有時甚至會質疑自己當初的選擇。”
“直招軍士學歷高、專業(yè)性強,理應成為軍士隊伍中的中堅力量。”談及此事,該旅領導說,如何讓這些心懷理想、身懷本領的好苗子盡快扎根破土,是帶兵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