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的力量一直在”
接到“以最快速度拿出疫苗”的命令時,陳薇團隊是有底氣的。他們一分一秒地計算時間,推算疫苗在春分左右能開展臨床試驗,于是有了“春分V”的約定——“V”是Victory(勝利)和Vaccine(疫苗)的首字母,一語雙關。
陳薇喜歡“春分”這個暖意演漾的節(jié)氣。它是深寒與溫暖的分界,氣候漸暖,日色變長,燕子歸來,萬物生長。她希望疫苗能與春光一起到來,驅散疫情籠在人們心頭的陰霾,實際開展臨床試驗的時間比約定還提前幾天。
2020年3月份,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共有40多種投入研發(fā)的新冠病毒疫苗。我國并行推進的有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活疫苗、核酸疫苗5條技術路線。陳薇團隊研發(fā)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在這場全球競賽中一路領先,和當年研發(fā)埃博拉疫苗打下的基礎密不可分。

陳薇和塞拉利昂的兒童在一起。張學文攝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有可能大規(guī)模暴發(fā)的病原之一。2004年,很多人還不知道埃博拉是什么,陳薇已經(jīng)帶領團隊著手埃博拉疫苗研究。
研究埃博拉疫苗是個“九死一生”的過程。陳薇團隊幾乎把所有的技術途徑都嘗試了一遍。失敗,再嘗試,再失敗,再嘗試……最終建立起擁有發(fā)明專利授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平臺。
這種前瞻性思維也貫穿在新冠疫苗的研發(fā)過程中。作為一名軍人,陳薇說:“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還要讓它真正轉化為保障力和戰(zhàn)斗力。”
2020年8月11日,習主席簽署主席令,授予陳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此時的她正忙碌在工作崗位,對于陳薇來說,這是接受榮譽的最好戰(zhàn)位。

2015年11月10日,塞拉利昂中塞友好醫(yī)院門前,十幾名接種過疫苗的塞拉利昂小伙子用力把陳薇拋向空中,一張照片定格了他們的燦爛笑臉。張學文攝
作為國家生物安全防御的盾牌,這群身穿軍裝的科學家傾其一生與看不見的病毒日夜交手,更多人籍籍無名,終身報國不言悔。陳薇說:“軍事醫(yī)學研究院的大院里有很多老前輩,很多人不知道他們一輩子都在做什么。但是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的力量一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