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田中央兵工廠最初主要以手工修理槍械和復裝子彈為主。面對敵人重重封鎖、原材料匱乏、設備簡陋等困難,兵工戰(zhàn)士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在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里,配制4萬多條步槍、40多萬發(fā)子彈,修理100多門迫擊炮、2門山炮、2000多挺機槍,制造了6萬多枚手雷、5000多個地雷,有力支持了反“圍剿”斗爭。

從修械到制造
在摸索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由于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官田兵工廠被迫跟隨紅軍踏上了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
1937年,八路軍、新四軍的兵工人員,開始了從修理武器到制造武器的嘗試。
由于當時并沒有做槍管的深孔加工設備,兵工人就在車床上用深孔鉆加工;沒有拉“來復線”的機器,就采用德國毛瑟槍的技術拉出膛線……1939年4月25日,第一支新式馬步槍誕生。1940年8月1日,被正式命名為“八一式”馬步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