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
飛播造林“播種”好日子
初春時節(jié),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氣溫漸暖,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官兵來到飛播區(qū)回訪。正在為牛羊添加草料的牧民阿拉騰巴根,拖著不太靈便的腿腳趕忙上前,熱情地把官兵迎進屋。
在阿拉騰巴根的新房里,大家喝著熱乎乎的奶茶,聊起近況。“我去年賣了上百只羊……”阿拉騰巴根亮出自家賬本。
阿拉騰巴根所在的浩坦淖日嘎查,位于騰格里、烏蘭布和兩大沙漠交匯處,村民世代以放牧為生。30多年前,嘎查的牛羊越養(yǎng)越多,草場不斷退化。
那些年,阿拉騰巴根夫妻倆要在沙漠里徒步10多公里,才能找到適合放牧的草地。由于他雙腿有疾行動不便,經常是清晨出去,天黑才能回來。
那年夏天,阿拉騰巴根有天聽見天空中傳來轟鳴聲,只見飛機一次次低空掠過,不停地播撒草籽。沒過幾天,當地林業(yè)部門上門宣傳飛播造林,他不禁暗暗疑惑:“在沙漠上播種,能長出來嗎?”
翌年春天,阿拉騰巴根再次踏上飛播區(qū),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沙漠上冒出點點新綠。“再后來,沙漠綠了,風沙小了,牛羊有草吃了!”
這幾年,阿拉騰巴根利用飛播種下的優(yōu)質牧草,聯合20多名身體有殘疾的鄉(xiāng)鄰,在政府和部隊扶持下創(chuàng)辦了養(yǎng)殖場,大伙紛紛走上了致富路。
春日暖陽下,阿拉騰巴根和來訪的官兵相談甚歡:“飛播造林帶來了草豐羊肥,以后的日子一定越過越紅火!”
(楊覲源 劉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