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者的“模樣”

官兵進行機降演練。
“原來是咱老排長啊,這么多年過去了,還是這么拼!”
“老指導員的學問,夠我學一輩子!”
“為老教導員點贊!”
“咱營長就是牛!”
……
在一篇新媒體稿件的評論區(qū)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串這樣發(fā)自內(nèi)心的點贊留言。“排長、指導員、教導員、營長……”雖然稱謂不盡相同,但所指的其實是同一個人,只因官兵與他相遇在不同的時空中。
他就是第73集團軍某旅營長陳鑫。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上,他用自己的方式讓軍旅生涯的每一天都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這一次,陳鑫走上了陸軍部隊比武的最高領獎臺,再次喚醒了大伙對他的關注。細細品味評論區(qū)那些留言,戰(zhàn)友們遇見的也許只是某個階段的陳鑫,但串聯(lián)起來的腳印卻是陳鑫從軍19年來實實在在的成長軌跡。
當排長時,他因分配到專業(yè)不對口的連隊,直接找旅領導理論;當指導員時,也是他并不擅長的崗位,工作中沒少犯愁;后來又從教導員改任營長……一次次轉崗,一次次挑戰(zhàn),又一次次超越。陳鑫認準一個理,只有拼來的成功,沒有等來的輝煌,奔跑著,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不認命,誰都不是天生的強者
有這么一種現(xiàn)象,當我們不情愿做某件事情或遇到困難時,大都會下意識地給自己找臺階下,順其自然吧。心理暗示中,漸漸失去了直面挑戰(zhàn)的決心和勇氣。
陳鑫從軍19年來,不止一次碰到這種事。就說去年5月陸軍“輕突奇兵-2019”比武吧,一接到通知,陳鑫立馬興奮起來。
“這么老的同志了,剛當營長時間不長,年齡、專業(yè)都不占優(yōu)勢,就別湊那個熱鬧了。”有人善意提醒陳鑫。
作為集訓隊里任正營時間最長的隊員,3個月后陳鑫將與陸軍各單位的營主官一較高下。在這樣“高手云集”的擂臺上,陳鑫能有多大勝算?
集訓沒多久,一盆“冷水”就澆在了陳鑫的頭上。在此次比武中,指揮作業(yè)是名副其實的“重頭戲”。由于之前長期工作在政工崗位,這個課目一直是他的弱項。前幾次模擬考核下來,沒人覺得陳鑫和“奪冠”能扯上半點關系。
盡管訓練節(jié)奏很緊張,但陳鑫還是想辦法擠時間,比年輕的同志都用功。打飯排隊的時候,大家常??吹疥愽梧止緜€不停,原來他是抓緊點滴時間背記相關數(shù)據(jù)。集訓隊的同志還發(fā)現(xiàn),有時候半夜醒來,陳鑫的鋪位上還空著……
由于低血糖,在一次14公里定向越野備考中,陳鑫險些栽倒在地上,不少考官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從那以后,陳鑫迷彩服的口袋里就常常備著幾顆糖果應急,因為他不希望自己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掉隊或缺席。
陳鑫對自己狠是出了名的,凡事盡全力拼,一直做到確實沒辦法再做得更好了才撒手。比如定向越野訓練,他會因為尋找某個目標點有偏差而“惦記”好幾天,直至到實地搞清楚、弄明白才肯放過;實彈射擊考核,陳鑫即使拿了“優(yōu)秀”,依然會對彈著點逐個進行分析,一絲一毫不留余地。
陳鑫不止一次提醒營里官兵,戰(zhàn)場無小事,平時訓練若不從嚴從難,上了戰(zhàn)場就會用鮮血換教訓,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嚴在哪里?細在何處?陳鑫會從一個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個細節(jié)的縫隙里摳。
向前的行動往往來自向上的心動。陳鑫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頒獎現(xiàn)場,當聽到友鄰單位某特戰(zhàn)旅連長蒯威亮劍國際賽場的事跡時,陳鑫既羨慕又感慨。誰都不是天生的強者,就看自己努力的程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比武出征前夕,陳鑫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寫下這樣一句話。但幾乎同時,陳鑫被通知,之前上報他營主官高配副團的計劃“泡湯”了,理由是,雖然陳鑫正營已5年多,但任營長年限不夠。
現(xiàn)實與理想帶來的落差,陳鑫并非第一次遇見,這一次他依然選擇堅持。他認為,時代在淘汰人,時代也在挑選人。在軍人這個特殊群體中,夢想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我們必須時刻準備接受組織的挑選,才能打造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晨光熹微,比武如期而至。賽場上的陳鑫心無旁騖,拼盡全力。
多個課目獲得滿分,個人綜合總評分第一,其中“定下戰(zhàn)斗決心”這一曾經(jīng)的弱項課目也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這便是陳鑫最終交出的答卷。
從“冷門”到“黑馬”,陳鑫不僅戰(zhàn)勝了眾多對手,更完成了自我的又一次超越。
用心澆灌的種子,終會等到花開的那一刻。站在領獎臺中央,年齡相對偏大、一臉冷靜的陳鑫,格外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