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起那些必須負起的“重”,打贏那些必須打贏的“仗”
孫軍的微信名和飛行代號是同一個單詞:“cannon”,中文意思是“加農(nóng)炮”——一種炮彈膛口速度高的火炮。
人如其名。外表沉穩(wěn)的孫軍批評起人來,“語速快,罵得準,殺傷力大”。
雖然孫旅長的批評“從來都對事不對人”,但讓官兵驚訝的是,孫旅長關注的“事”可謂事無巨細:上到天上飛行、下到地面機務,大到實戰(zhàn)演練、小到日常管理……
孫軍稱自己是復合型性格,“在大事上舉重若輕,在小事上舉輕若重”。無論是舉重若輕還是舉輕若重,他的方法只有一個: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目的也只有一個:要干就要干好。
“要干就要干好”,這既是孫軍性格中不服輸?shù)奶烊粚傩?,也是他一路成長的樸素總結。
小時候,家里住的是土屋,一天不打掃就到處是灰,他就天天仔細打掃,弄得家里一塵不染。中學時,因為擔心“上不好學就得回家養(yǎng)雞”,他埋頭讀書,高考成績超過了當年的清華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
“就連打球,也必須爭第一名。”這位喜歡和官兵一起打籃球、踢足球的旅長,每次組織比賽,只獎勵第一名。在他眼中,“打球和打仗一樣,只有第一才是贏家”。
“要干就要干好”,在孫軍看來,是對職業(yè)的基本尊重——殲擊機飛行員是勇敢者的職業(yè),也是需要天賦的職業(yè)。“做優(yōu)秀的自己,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天賦、配得上國家的培養(yǎng)、配得上時代賦予的使命。”
當旅長后,孫軍做了一個決定:在殲-10C戰(zhàn)機上噴涂曾中斷了幾年的“紅鷹”標識。他希望,這支部隊帶著鷹的眼光、鷹的胸襟、鷹的本領,馳騁未來戰(zhàn)場。
11月7日,記者全程見證了他們的自由空戰(zhàn)訓練以及之后的復盤講評。在彌漫著求勝欲望的空氣中,他那加農(nóng)炮般的批評彈雨,早已被飛行員們所熟悉并折服。在飛行員的世界里,樹立權威靠的不是級別,而是專業(yè)。
飛行員就是這樣的事業(yè),它讓你臣服于一種類似于修煉的節(jié)奏。專業(yè)的修煉、技能的修煉、身體的修煉、精神的修煉……反復修煉讓人純粹,純粹到直面最簡單的法則——負起那些必須負起的“重”,打贏那些必須打贏的“仗”。
孫軍的微信頭像是兩個兒子的照片,朋友圈的主題就像很多軍人一樣,充滿了家國情懷。
這一年,他和妻兒在一起的時間只有4天。他像流星一樣,在密不透風的時間表上來回騰挪,一個人扮演著現(xiàn)實這部紛繁電影中的許多個角色。
拋開對家人的歉疚,他骨子里最鐘情的還是飛行員這個角色。那天,從來不發(fā)空中照片的他,在朋友圈發(fā)了一組在萬米高空拍下的雪山照片,配了一句話——
“祖國的大好河山,我們來保衛(wèi)!”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