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好想家。雖然馬上要放寒假了,可我等不及了,每天心里都像長了草一樣,怎么辦?”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畢竟一年沒回家了。建議你每次下發(fā)手機后,多跟家人溝通,緩解自己的情緒?,F(xiàn)在正是期末復習的關鍵時刻,一定要穩(wěn)住心神哦!要學會調(diào)控自己,做一個情緒穩(wěn)定的人。”
“期末了,復習壓力好大!今年要考的課程那么多,我每天都擔心會掛科,快崩潰了!”
“別想太多,做好眼前事。合理統(tǒng)籌,規(guī)劃好學習時間,薄弱的地方及時向教員或戰(zhàn)友請教,把會的復習好,不會的弄明白,理順了一定沒問題。”
……
考試之前,學員們“如臨大敵”,高強度的復習讓他們情緒焦躁。在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某學員隊的“樹洞”里,近期常常收到關于期末考試綜合征的求助。
匿名向“樹洞”敞開心扉是學員們近一年來緩解緊張、傾述壓力的方式之一。教導員崔家連作為“樹洞”的創(chuàng)始人,每天會及時讀取“樹洞”里的秘密,認真寫好回復,貼在“回音墻”上。
像陽光一樣,崔家連的安慰和鼓勵,呵護著學員們快樂成長。
學員隊里有個會說話的“樹洞”
■徐木子 張佳寧 馬英智
緊閉的心門,遇到暖心的“樹洞”
本學期的期中考試,讓崔家連有些頭疼。
考前,他多次組織測試、邀請教員到隊答疑、結對子互幫互學等,自認為《高等數(shù)學》這門課學員們肯定沒問題。然而,這門課的考試成績之差,讓他始料不及。
成績下發(fā)后,學員隊里“陰霾”籠罩。
有的學員在這場打擊面前,顯得懊惱、焦灼、沮喪,整天無精打采;有的學員看起來沒受影響,認為自己及格就萬事大吉;更多的學員不愿意溝通,令崔家連摸不清“套路”……
面對挫敗,反應各異的學員讓崔家連意識到,他們身上暴露出的抗打擊能力弱、溝通難等問題亟待解決。
為了打開學員緊閉的心門,幫助他們更陽光、健康地成長,崔家連想到了一個柔和的方式——“樹洞”。
年輕學員擅長在網(wǎng)絡上分享生活,曬心情、吐槽點、發(fā)牢騷。然而,軍校嚴格的管理不能滿足他們繼續(xù)使用網(wǎng)絡釋放自己心理壓力的需求。如果把網(wǎng)絡時代的產(chǎn)物——“樹洞”搬到現(xiàn)實中,或許可以讓他們在初入軍校的無所適從里,找到釋放空間。
于是,崔家連把一個紙箱重新包裝后,貼上了“樹洞”二字。網(wǎng)絡上的“樹洞”可以匿名傾訴,這里也一樣。學員將成長中的煩惱、困惑、面臨的問題寫在紙條上,投給“樹洞”,完成釋放。“樹洞”會給每一個紙條的主人回復,解答困惑、貼心安慰,為他們遇到的問題“出謀劃策”;有時只做安靜的聆聽者,收藏起他們不愿為人知的小秘密。
隨意吐槽,盡情釋放。就算尋求幫助,也不用面對面地經(jīng)歷尷尬,這種“自助式”的隔空交流,對上了學員的“胃口”,他們緊閉的心門被悄然打開。
“想飛的魚”說自己厭煩軍校的三規(guī)六矩,感覺快要窒息;“西西西哈”說每天專業(yè)課又多又難,訓練強度大,兩樣他都搞不定;“穿制服的胡歌”提到自己酷愛街舞、擅長編舞,但現(xiàn)在既沒時間練習,也沒地方展示……
每一個紙條字數(shù)不多,但宣泄的內(nèi)容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學員的特點和心理。這一代年輕學員思想活躍、成才欲望強,熱情、開放與沉默、孤獨并存,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追求新鮮感,但適應陌生環(huán)境的能力稍差。
傳統(tǒng)的說教作用有限,作為隊干部,崔家連用一條條貼心的回復努力走進學員的內(nèi)心。他告訴“想飛的魚”:軍人應該具備紀律意識和服從觀念,你想,如果沒有條令條例約束個人行為,軍隊就會像一盤散沙,我們以后還怎么打仗?
“西西西哈”的困擾崔家連也曾有過,他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和軍事體育基礎教研室教員的建議,擬訂了一份詳細訓練計劃,每一個訓練項目他都標注上了對體力的消耗程度和注意事項。
崔家連給“穿制服的胡歌”提議,多跟戰(zhàn)友溝通,可以組建一個街舞興趣組,休息時一起交流想法、探討技巧。崔家連鼓勵“穿制服的胡歌”合理安排時間把街舞練好,說不定能登上學院的大舞臺。
在與“樹洞”的交流中,學員們的困惑無助、焦慮煩惱,漸漸地有了不同程度的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