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高度:海拔4300米
俯瞰絲路機降塔吐魯溝
歷時數(shù)小時,終于完成空中巡邏任務,我們沿314國道向南飛行。
從飛機上俯瞰,蜿蜒的中巴友誼公路上,各種貨車、大客車絡繹不絕;大型太陽能發(fā)電站整齊排列,牧民定居點鱗次櫛比……今天,這條古老絲綢之路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這些貨車大都是去紅其拉甫國門的。”張江林說,如今只要來帕米爾高原的游人,都會去紅其拉甫口岸一睹國門的巍峨和雄偉。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是中原地區(qū)通往南亞的絲路古道。
有人用幾個“最”字,形容紅其拉甫口岸的“無限風光”——祖國最高跨境公路、最驚險翻山走廊、邊境最繁忙口岸之一。
“常年飛行這條航線,感受國門開放開發(fā),見證邊疆繁榮發(fā)展,我們內(nèi)心無比自豪。”在“80后”機長張勝健眼里,一次任務就是一次洗禮,一次升空就是一次守防動力的加注。
“每次經(jīng)過邊防連隊,機組都會低空盤旋,表達對堅守在高原邊關(guān)戰(zhàn)友的崇敬。”
如今,“一帶一路”建設發(fā)展,更為這條航線增加了新的魅力。張勝健說:“其實,我們乘機巡邏雪域山巔,最大的底氣就是蒸蒸日上的國力。”
“塔吐魯溝到了!”從紅其拉甫向東,直升機沿著葉爾羌河谷飛行,幾十分鐘后,飛機降低速度,漸漸駛?cè)胍粋€山坳。
機翼下,邊防連隊官兵向我們興奮地揮手……
飛機還未停穩(wěn),官兵們就大步跑了過來,就像見了親人一樣開心。一箱箱過冬物資被快速搬下直升機。
“直升機送來了物資,更送來了溫暖!”某邊防團助理員史旭說,以往大雪封山后,物資補給費時費力,如今上級定期派直升機空運補給,方便快捷,駐守偏遠邊防哨所保障條件已大大改善。
“這些年,我們參與的急難險重任務越來越多。”張勝健說,他所在的新疆軍區(qū)某陸航旅,已先后參與阿勒泰、伊犁雪災救援,庫車抗洪,汶川、玉樹抗震救災等任務。
在駐地群眾心中,他們就是“天山雄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