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對路子,找準節(jié)奏找對點
按說,人員職責清晰、分工明確,指揮機構運轉起來應該順暢了,可事實并非如此。
10月初,全營要進行炊事分隊集訓。身為士官的戰(zhàn)勤參謀宋偉,不敢發(fā)通知,認為自己是個士官,怕下邊不買賬,便找營長親自打電話。
其實,有這種顧慮的不止宋偉一個。副連職作訓參謀王浩同樣感到底氣不足,有時發(fā)個通知半天沒有回應,回應了也是應付差事。
這一切都被張小偉看在眼里。他有點納悶,過去營部一個文書都挺頂用,現(xiàn)在名正言順的參謀咋會縮手縮腳呢?這說明,官兵對新的運行機制還不適應,更缺少新機制運行的氛圍與環(huán)境。
牽牛就牽牛鼻子。張小偉將目光鎖定在營造良好的履職盡責環(huán)境上,讓參謀多出頭露臉,有職又有權。日常工作檢查、定期考評、講評,交給各個對應負責的參謀;采取定期講評的辦法,對不配合營部參謀工作的單位點名批評;日常訓練計劃的制訂、各項活動的開展,都要經由相應負責的參謀審批……
現(xiàn)在,營部的幾個參謀明顯感到,無論布置任務,還是下去檢查,各項工作開展順暢多了。
張小偉也同樣感到越來越順手。他對記者說:“走對了路,抓對了點就會事半功倍。”
張小偉還發(fā)現(xiàn),營里的幾個參謀,沒有一個有機關和參謀業(yè)務培訓經歷,除士官宋偉外都是從連長或副連長崗位轉任的,參謀業(yè)務、組織協(xié)調等能力與實際需求還有不少的差距。對參謀來說,既要權責對等,更要能力匹配!這是張小偉最上心的一件事,因為他知道打造一支精干頂用的參謀隊伍有多重要。他利用一切機會鍛煉這支隊伍,壓擔子,教方法,自己解決不了的就向旅里求援。
旅長劉長安很看好一營的轉型節(jié)奏,夸張小偉是個明白人。對于基層遇到的問題,旅里早有打算和安排,他們定期組織參謀業(yè)務集訓,推行崗位互換制度;通過考核評比、比武競賽等形式,組織“十佳優(yōu)秀參謀”評選,旅里組織首長機關參謀業(yè)務技能培訓時,營部參謀包括部分排長和副連長也會被一起帶上,從源頭抓起,育好苗子,作為后備參謀人選。
看著一天天成長的合成營,張小偉心里美滋滋的。最近,不少友鄰單位前來取經,還邀請他和幾個參謀實地傳授經驗。
如今,從繁瑣事務圈子里跳出來的張小偉,正在籌劃如何編組訓練,摸索打法戰(zhàn)法,爭取一步一個臺階,向著合成營建設的下一個目標大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