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劉銳他們遠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的,是兩架轟-6K戰(zhàn)機編組。當劉銳他們駕駛的轟-6K戰(zhàn)機第一次出現(xiàn)在西太平洋這片陌生海域時,外軍的飛機迅速圍了過來。

記者:包圍了你的飛機,還是把這個編組都包圍了?
劉銳:當時我們是兩架飛機,但是有一定間隔,我們團長他是第一架,我在第二架,當時也有飛機過去,抵近,對他們進行查證,我們這架飛機,當時來了兩架飛機,當時飛得很近。
記者:有多近?
劉銳:最近的也就是不到10米,貼到我邊上,貼到我邊上以后。
記者:你能看得到,那個飛機駕駛艙里面的飛行員嗎?
劉銳:臉都能看得清楚。
記者:那個時候在空中,你們要進行所謂的認證的話,這個東西怎么進行?
劉銳:從他們的角度,他們就過來,首先查證你是什么飛機。
記者:為什么這是公海,他們還要查證你是誰?
劉銳:他覺得他就是主人了,你知道嗎。
記者:所以這種心理上的不平衡,你們先要克服,這是公海,當他這么近,要查證你的時候,你怎么反應(yīng)?
劉銳:我也對他進行查證,我們也把我們的設(shè)備對向他了,對向他以后,我們的航行方向,我們的飛行方向一度也不能變,為什么,不是我害怕不能變,我是告訴他,我現(xiàn)在干什么,我還要繼續(xù)干什么,你過來查證,不可能改變我要進行的,既定的軍事任務(wù)。
記者:要表達這么豐富內(nèi)容的東西,用什么跟他說?
劉銳:我們有我們的規(guī)矩和原則,空中相遇以后,在什么樣的間隔距離上面,我們該干什么,當他達到一個什么間隔距離,冒犯到我了以后,我會用一種什么方式,比如說我語音警告他,驅(qū)離他,如果他還不聽勸阻的話,他采取一些比較過激的動作的話,我們就會采取同樣的這種反制方法。
記者:有眼神的接觸嗎?
劉銳:有啊。你盯著我,我盯著你,你瞪著我,我瞪著你。完了他把機翼一掀起來,下面掛著空空導彈,意思就告訴你。
記者:我有什么。
劉銳:我是帶了武器來的。
記者:人是有情緒的,當你看到這一系列舉動的時候,當時你的情緒是什么?
劉銳:我的情緒,你來,再靠近一點,我本身自己不具備攻擊能力,但我告訴你,拼刺刀咱們中國空軍,我們中國飛行員是誰也不怕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較量的不僅是軍事實力,更是飛行員的心理。
記者:這個很有意思,亮肚皮,讓你看他有什么東西。
劉銳:對。
記者:這是一種通用的語言,還是說因為他有了非常優(yōu)秀的武器,他故意這樣做。
劉銳:這個是一種俗稱的,但是從飛行的這種規(guī)則上面,還是沒有的,這就是飛行員的,一種自我的展示炫耀。
記者:他會冒犯你嗎?你感覺。
劉銳:我覺得非常冒犯我,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他冒犯我。
記者:他怎么冒犯你了?這個動作。

劉銳:他在向我展示他的肌肉知道嗎,從我內(nèi)心來說,我是非常不平靜的,我覺得你這是在向我挑釁,但是雖說他這是個人的一些行為,他也沒有違規(guī),因為他確實沒有向你做危險動作,他只是在炫耀而已,我內(nèi)心中情緒上面,肯定還是有點那個,不認輸,我不可能比你差,我為什么比你差,對不對。這種心理狀態(tài),但是我當時又不能做些什么,因為都沒有違規(guī),但我這次能向你,展示出的東西是什么,我的語言從哪里展示出來,我現(xiàn)在還得繼續(xù)深入,我告訴你,我該怎么飛,還怎么飛,我的任務(wù)該怎么飛,怎么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