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94周年之際,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官兵在線重溫戰(zhàn)斗歲月——
銘史蓄力再出發(fā)
■胡瑞智 解放軍報記者 劉建偉
9月9日,第83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官兵通過視頻連線,跟隨秋收起義紀念館講解員李瑤娣,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歲月。
94年前的這一天,秋收起義爆發(fā),“紅一連”就誕生于這次起義中。
“敬禮!”當屏幕中出現一面軍旗時,連長胡貫蕾下達口令,全連官兵莊嚴敬禮。這面帶有鐮刀、斧頭、五角星的紅旗,是人民軍隊的第一面軍旗,表明了黨獨立領導革命斗爭的堅強決心。
這一刻,胡貫蕾心中涌動著難以名狀的激動。隨著李瑤娣的講述,全連官兵仿佛回到了94年前的那場戰(zhàn)斗——
1927年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fā)。由于敵人力量過于強大,加上我軍武裝斗爭經驗不足,起義部隊損失慘重,從最初的5000余人銳減至1500余人。
危急關頭,毛澤東同志在“紅一連”親自組織發(fā)展6名新黨員,建立了人民軍隊第一個連隊黨支部,開創(chuàng)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
“薪火相傳,以史鑄魂。94年來,一代代‘紅一連’官兵始終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今年7月,‘紅一連’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視頻連線中,胡貫蕾講述了連隊忠誠使命、奮斗強軍的光輝歷程。
2017年,該旅調整移防,駐地由城市到鄉(xiāng)村。“紅一連”官兵面臨不少實際困難,但大家堅決服從命令,打起背包就出發(fā),放下背包就備戰(zhàn)。年底參加集團軍組織的抽考,“紅一連”勇奪第一,被表彰為“強軍興訓先鋒連”。
2018年,地方某單位到連隊參觀。了解到“1942年11月15日,連隊二排一夜奔襲80公里,被新四軍三師授予‘飛毛腿排’榮譽稱號”這段歷史時,有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夜不可能奔襲80公里吧?”此后,該連二排每年都會組織一次80公里武裝奔襲,以此銘記英雄、為歷史正名。
“好樣的!”二排戰(zhàn)士身體力行續(xù)寫先輩榮光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不少群眾紛紛點贊。
“銘記歷史,是為了重整行裝再出發(fā)。”“紅一連”指導員鄭紀文告訴記者,多年來,連隊黨支部始終注重引導官兵走近歷史、觸摸歷史、感悟歷史。今年以來,連隊通過常態(tài)化組織官兵赴紅色場館參觀見學等方式,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此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官兵銘記歷史,汲取奮進力量、堅定前行腳步。
據介紹,近年來,“紅一連”建設全面進步、全面發(fā)展,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被陸軍表彰為踐行強軍目標標兵單位、“四鐵”先進單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連隊黨支部被陸軍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紅心向黨忠誠依舊,回望歷史初心彌堅。視頻連線接近尾聲,“紅一連”官兵再次面向軍旗莊嚴敬禮,矢志強軍的信念更加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