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兒子總是優(yōu)柔寡斷
嚴女士(初二學生家長)
兒子上初二了,個頭快趕上他爸了。看著眼前高高大大的兒子,我有欣慰也有不安:欣慰的是,兒子乖巧聽話,不像其他孩子那么叛逆,特別讓我們省心;不安的是,兒子凡事對我們都言聽計從,幾乎從來沒有自己的主見,性格上表現(xiàn)得優(yōu)柔寡斷。
比如,學校春游、秋游,如果去超市購物,問他想買什么東西,他總是選來選去拿不定主意;暑期帶他去旅行,讓他自己準備行裝,什么帶什么不帶,他也是猶豫不決,折騰上半天;再比如,和同學在一起,他也都是“跟屁蟲”,同學說什么,他也從來提不出什么反對意見。學校老師也反饋說兒子的性格比較“奶油”。
對于兒子沒有主見,一開始我也不以為意。因為總覺得兒子還小,除了學習上給他充分的自主權(quán)外,生活方面,我們盡量為他做好安排。我想,等兒子大了,一些主意再由他自己拿也不遲??墒乾F(xiàn)在看來,很多方面兒子似乎習慣了依賴,習慣了我們?yōu)樗紤]和做好準備。
這幾天,我突然為兒子的這種猶豫不決、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擔心起來。因為那天我們幾家朋友相聚,看到一個朋友的女兒談吐落落大方,處事有條不紊,一副很有主見的模樣,很招人喜歡。而作為一個男孩,兒子反倒顯得內(nèi)斂有余,大氣不足。
也許,我們以往一貫的越俎代庖磨滅了孩子本來應有的自主意識,也造成了他凡事人云亦云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對他今后的健康成長肯定不利。現(xiàn)在,我們?nèi)绾尾拍鼙M快幫助孩子擺脫凡事聽命于人的性格,成為一個善于獨立思考并擁有主見的人呢?
點評 天性后天都有影響
林瑛(廈門湖濱中學心理教師)
所謂主見,通常指自己對事物確定的意見或見解,孩子有沒有主見,有天性的原因,后天的教養(yǎng)也有很大影響。
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內(nèi)向隨和,愿意聽從和服從他人的決定。他們并不是沒有主見,而是選擇了接受別人的意見,在不觸及底線的情況下,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會令他們覺得更舒服。這種個性,其實未必就不好,只不過,當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很有想法的樣子,對比之下就覺得自家孩子好像缺了點什么……于是開始擔心孩子沒主見,將來會吃大虧。
父母為孩子擔心,想讓孩子改變性格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不管家長想為孩子做什么,都要先明白一點——孩子的心理、性格是否發(fā)展健康,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他對自己個性的接納程度,接納程度決定孩子對自己的滿意度,也就是自信。
對于天生內(nèi)向隨和的孩子,家長強制要求其改變個性,恰恰可能違背了孩子的意愿,花費大力氣培養(yǎng)孩子的“主見”,卻磨掉了孩子的舒適感和“自信”,是否值得,是我們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當然,生活中很多孩子沒主見并不是個性原因,而是他們從小就接受家長的教育:“要乖,要聽話?!奔议L什么都幫他們考慮好、決定好、準備好,于是他們也就習慣了放棄自己決斷的權(quán)利。
因為家長的原因造成的“沒主見”,當然就需要家長自我調(diào)整,正確地引導,用適當?shù)姆绞阶尯⒆又匦聦W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為自己做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