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挺好的,避免性別認同差錯
  天天媽(幼兒園大班家長):我也希望我兒子所在的幼兒園能夠舉行一次這樣的活動,讓孩子知道婚姻有些義務和擔當。同時,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避免出現性別認同問題。 
兒子上幼兒園大班了,他們現在喜歡說“我要和誰結婚”。有一次,曾有個小女孩問我:“我可不可以和××結婚?”我說:“這個問題你要問他?!苯Y果兒子說:“我已經答應和××結婚了?!?
所以,幼兒園舉辦這類活動,我倒是認為它可以滿足孩子合群的需要,也是孩子和異性交往的一種練習和嘗試。現階段孩子們會對這種練習感興趣,若到了小學階段,他們往往不愛和異性玩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應包含同性交往和異性交往才完整。
不過,我覺得家長也要以認真的姿態(tài)參與,而不是看著“好好玩”。就比如小時玩過家家,我就覺得自己是很認真的。而老師最好在舉行“婚禮”前給孩子們上個課,講一講;結束后要問一問他們的感受,引導一下。
不贊同,這也太成人化了吧
  愷愷媽(5歲幼兒家長):我不贊成,這也太成人化了,還有接吻什么的。以成人觀念灌輸給孩子婚戀觀,會使孩子過早成熟,對孩子的性教育會起一個反作用。 
不如通過讓孩子接觸成人婚禮自然接受。搞這種幼兒集體婚禮,再讓家長參加,等于昭告孩子:這樣的行為,我們都贊成而且欣賞。3-6歲的孩子本身就是個動蕩期,孩子過早成人化,就可能失去童真,甚至導致孩子無法辨別真?zhèn)巍?
過家家式的“婚禮”不要這么逼真、這么投入,況且,也不是一次游戲就能讓孩子增強什么“責任”、“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