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謝月妮
臺海網(wǎng)11月21日訊 據(jù)“茶道傳媒”微信發(fā)布 詔安是閩南烏龍的茶產(chǎn)區(qū),史載有近四百年的種茶史。當?shù)厝孙嫴枋制占埃瑤缀跫壹覒魬舳加袥_泡功夫茶的茶具。因地處福建、廣東交界,詔安的茶類資源豐富,既有福建閩南烏龍品種,亦不乏單叢品種,茶文化亦在此匯聚、碰撞,交融出獨特的詔安茶文化。
官陂鎮(zhèn)公田村
一味“與世隔絕”的高山韻
金秋時節(jié),詔安縣官陂鎮(zhèn)公田村的千畝茶園里,釆茶女工正辛勤地忙著采摘茶葉,縷縷秋茶的清香撲鼻而來。新鮮的茶葉被送往茶園邊上的硒龍茶廠,作為2020年詔安八仙茶制作技能大賽的制茶原料,等待制茶師傅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將其歷練成一杯令人心曠神怡的高山茶。
攝影/高維庭
距離詔安縣城約2小時車程的官陂鎮(zhèn)公田村,海拔超過800米,是全縣海拔最高的建制村。一條盤旋于青山白云間的縣道公路被稱作"紅色天路",串連官陂、紅星兩個鄉(xiāng)鎮(zhèn)的10個革命老區(qū)基點村。
途徑詔安烏山,怪石嶙峋 攝影/ 志遠
革命戰(zhàn)爭年代,靠著叢谷疊嗽的天然屏障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共產(chǎn)黨在這一帶創(chuàng)建了牢固的革命根據(jù)地,紅旗始終獵獵飄揚。一路峰回路轉(zhuǎn),崎嶇蜿蜒。周圍的懸崖峭壁與巍峨巨石,讓人不禁產(chǎn)生對自然的敬畏。
進入村莊,道路僅容一輛車通過,到達茶山需要穿越田間地頭。道路兩邊長滿蘆葦,與村莊的菜田形成天然的阻隔。滿眼望去都是一片安寧祥和的景象——農(nóng)婦在小溪邊洗菜,農(nóng)夫在田間勞作,孩童追逐嬉鬧,沒有多余的喧囂,只有天然純凈的聲音。
如果茶廠開工制茶,或許這就是最大的“噪音”了。因為原始與淳樸,村里沒有賓館和民宿,如果要留宿,需要前往十多公里的另一個村莊。
攝影/ 耳東
寧靜的公田村
往往好茶就生于這樣“與世隔絕”的地方,能安靜吸收來自日月星辰,純凈風土的能量。公田村的茶園生于海拔900米以上起伏的山丘,裸露的土地上布滿碎爛的細石,正所謂“上者生爛石”,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茶,別的茶葉在此生存不下,卻成就了八仙茶的美名。
站在茶園里便能感覺到吹來的風中滿是“山頭氣”,山愈高,空氣就愈稀薄,氣壓也就愈低。茶樹在這樣的特定環(huán)境里生活,茶葉的蒸騰作用相應地加快了,為了減少芽葉的蒸騰,芽葉本身不得不形成一種抵抗素,來抑止水分的過分蒸騰,這就是茶葉中寶貴的芳香油的由來。
攝影/ 謝月妮
在茶園拍攝的同時,天上風云變幻,時而日光傾瀉,時而天色陰郁,這都取決于天上厚重的云朵“散步”到哪兒。
高山上一年四季云霧彌漫,也是漫射光多的原因,恰好契合了茶樹的習性。而茶樹受這種短波光照射后,有利于茶葉芳香物質(zhì)的合成。其次,高山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山高溫度低,對茶葉生長也是一個有利條件。
氣溫低,茶葉生長速度慢,這樣就有利于茶葉內(nèi)的成分,如單寧酸、糖類和芳香油等物質(zhì)的積累和保存。種植在公田村的茶葉香氣比較高、味足、耐泡,也是因為這個道理。當?shù)卮迕窠榻B,全村茶山約有6000畝,主要種植種八仙茶和少量詔安單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