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7月10日訊 據閩南日報APP-閩南云報報道 為進一步盤活停車資源,解決停車泊位不足、停車難等問題,推動《漳州市城市公共停車管理規(guī)定實施細則》落地,經漳州市公共停車管理第一次聯席會議研究,確定新華西路、北京路、平等路、瑞京路、青年路、悅湖路、湖濱路、碧湖路為首批智慧停車管理試點路段。收費管理停車泊位共計562個。
路段將實行停車收費管理。參照周邊地市收費標準,以征集市民意見、舉行聽證會等有關立法規(guī)定的形式,分片區(qū)、分時段確定漳州道路停車收費標準。
實行智慧停車管理,可整合全市道路內外停車資源,對停車資源統(tǒng)籌管理有效利用,與導航系統(tǒng)數據對接,實現停車場(樓)、停車泊位誘導,避免因尋找車位造成的無效交通流。智慧停車電子收費的普及,將使得很多車主開始減少使用私家車的次數,直接減少城市交通的汽車流量,降低臨時泊車位的壓力。尤其是在交通擁堵地段,實行臨時停車收費可以明顯減少部分車主的停車主觀意愿。在各商鋪門前,“僵尸車”不再霸占公共停車路段,影響其他車輛臨時停放。這樣就可以減少城中汽車的出行頻率,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情況。
(來源:閩南日報APP-閩南云報 文/周東軍 顏海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