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蒂花開 文化紐帶維系兩岸鄉(xiāng)情
今年的“三月三”,“中華一家親·2019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三月三’節(jié)”將在赤嶺畬族鄉(xiāng)設立一個分會場。屆時,來自兩岸各地的嘉賓將齊聚于此,共賀佳節(jié)。
赤嶺畬族鄉(xiāng)位于漳浦縣東北部,全鄉(xiāng)總?cè)丝?.35萬人,其中畬族人口1.24萬人,占總?cè)丝诘?2%。
閩臺畬族博物館前,工人正在進行刷漆等工序,這個博物館將會在“三月三”當天隆重開放。博物館總面積分為上下兩層,總建筑面積1048平方米,展示主題由“漳浦畬族歷史文化”和“閩臺畬族源”兩個部分組成,旨在述說漳浦畬族的歷史文化和閩臺畬族的淵源。
據(jù)《臺灣形式研究·藍氏姓考》記載:“清代,藍氏族人渡海來臺者以福建漳浦為最眾。”
明清時期,一批漳浦人到臺灣拓荒謀生,為了表達對故土的思念,特地將墾荒的地方取名為漳浦的諧音——樟普寮。清康熙年間,有平臺首功之名的“破肚將軍”藍理就是赤嶺鄉(xiāng)人,還有治臺名將藍廷珍、籌臺宗匠藍鼎元,他們被后世稱為“藍氏三杰”,為開發(fā)、建設臺灣立下了顯赫功勛。
“三月三活動期間,作為市級非遺的‘輦藝’也會展示。這是獨具我們畬鄉(xiāng)特色的民俗活動。”藍文龍今年55歲,是土生土長的山平村人,對于本地的特色民俗活動,他了如指掌。
據(jù)漳浦縣文廣旅局局長林龍喜介紹,今年,漳浦縣計劃設立105個基層綜合性文化示范村,投入1200萬元對各類文物進行保護修復;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投入文化“三下鄉(xiāng)”活動,并對各類景區(qū)開展“文旅結(jié)合”文化進景區(qū)的提升,力求用各類的“硬支撐”,讓文化振興更有底氣,為漳浦這一千年古縣帶來更多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