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鼓樓第一中心小學接送孫女的劉大爺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校東門附近新增了一處非機動車港灣式停車區(qū)。這處停車區(qū)長約150米,寬約1.8米,位于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之間,好似專供非機動車停留的“港灣”。

鼓屏路上人非機動車專用停車位。記者 池遠 攝
3月17日上午11時,記者在該路段附近看到家長們正在停車區(qū)旁等待孩子放學,區(qū)域內的電動車停放得井然有序。“以前一到放學,電動車停放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上,現(xiàn)在好了,家長有地方停車,交通又不受影響。”孫大爺連連點贊。
2022年全市因地制宜改造建設非機動車港灣停放區(qū)域40個。“非機動車港灣式停車區(qū)借鑒了海港停靠船只的模式,我們選擇一些條件適宜的路段進行‘一點一策’改造,方便非機動車停放,也實現(xiàn)與地鐵、公交車的無縫對接。”福州市市政工程中心設施科科長林鴻介紹。
作為非機動車港灣停放區(qū)的另一種形式,全市首批21個“共享單車”專用停車位一落地就受到不少市民歡迎。在五四路的樹兜公交站附近,記者看到綠色停車線內,由“福州單車”四字的拼音首字母“fzdc”組合構成的單車圖案格外醒目??虻倪吘€有“共享單車專用停車位”等黃色提醒字樣。“一下公交車,就有共享單車,從公司坐20分鐘公交車,再騎5分鐘共享單車,就能到家,挺方便。”“90”后上班族吳斌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結合2023年非機動車停放管理專項整治,市城管委還通過施畫電動自行車臨時停放區(qū)、安排專人定點定崗設置收費停放點、主動協(xié)商所屬單位利用閑置空地等緩解道路停放壓力,方便市民出行。“我們也加強停放管理和執(zhí)法整治,督促電動自行車收費點服務企業(yè)、共享單車企業(yè)落實主體管理責任,及時糾正非機動車亂停放現(xiàn)象,有效改善群眾的交通出行環(huán)境。”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沐方婷 通訊員 許流欽)
來源:福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