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4月11日訊 據(jù)福州新聞網(wǎng)報道 重建觀海亭和歐冶亭,打造長70米的“無諸開疆”浮雕景墻,修建冶山遺址博物館……


占地17810平方米的冶山春秋園二期工程已啟動,建成后,將展示冶山在漢、唐、宋、明、清、民國等不同時期的文化風貌。

冶山公園。池遠/攝
泉山啟動山體修繕 部分景觀有望恢復
昨日,記者在冶山春秋園一眼就看到屹立在泉山上的仁壽堂(薩鎮(zhèn)冰故居),在仁壽堂前一輛挖掘機正在平整土地。

在仁壽堂前,一輛挖掘機正在吊運石板。陳暖/攝
泉山南側空地堆著許多巨石,它們用來修繕泉山山體,這兩處便是正在改造的公園東、南入口。
市名城委有關負責人:仁壽堂前原有幾棟居民樓,影響仁壽堂景觀。此次拆除了居民樓,將土地平整出來,打造東入口小廣場,打開仁壽堂的視線通廊。我們將在廣場上打造景墻,結合唐代馬球場遺址,成為入口標志。

效果圖
冶山又名泉山,南側將結合山體修繕最大程度恢復風貌。
福州市名城委有關負責人:我們平整土地時,挖出了部分山體余脈。這些山石將根據(jù)山勢進行堆疊,同時恢復冶山部分景點,打造與山勢相融合的自然景觀。

仁壽堂資料圖。池遠/攝
據(jù)《冶山史話》記載,唐元和八年,裴次元任福州刺史兼福建觀察使,在冶山及其周圍辟二十九景,并題詩詠景二十首。
在此次山體修繕過程中將根據(jù)實際情況恢復部分景點,如枇杷川、桃李塢等。觀海亭和歐冶亭將按歷史記載重建走上泉山,在“曲水流觴”景觀旁,我們可以看到一片山石壘成的高地,這便是觀海亭舊址。
此次工程將根據(jù)民國時期老照片盡量恢復觀海亭樣貌。

觀海亭舊址。
觀海亭是冶山二十九景之一。福建省文史研究館原館長盧美松介紹,如今冶山“六曲”處,是唐代觀海亭遺址。此亭久已傾圮,1936年由著名華僑胡文虎捐資重建,后來又遭毀壞。

歐冶亭也將根據(jù)歷史記載進行重建
據(jù)悉,歐冶亭將參考永泰名山室規(guī)制重建在歐冶池南側高臺上,并在亭內立石碑上刻《歐冶亭記》。

冶山公園歐冶池。池遠/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