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兵在測評白馬北路154號公廁的無障礙洗手間門寬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臺海網2月28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自幼因患小兒麻痹癥而雙腿癱瘓的郭兵,是福州公益圈里遠近聞名的“輪椅騎士”。
早在2011年,作為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務中心創(chuàng)辦者的他,便致力于推動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9年來,他用“轱轆”代替雙腿,帶動60多名志愿者在福州的街巷里“走南闖北”,宛如“城市森林”中的“啄木鳥”,勤勤懇懇地鑿木除弊。
城市無障礙環(huán)境日漸改善,是郭兵和志愿者們的快樂源泉。
走街串巷 推動“無障礙革命”
今年春節(jié)期間,郭兵躲在家里埋頭撰寫關于鐵路售票系統(tǒng)增設殘疾人網絡購買專票的建議材料。他準備把這份材料提交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部門,呼吁鐵路12306網絡售票系統(tǒng)開通無障礙座位余票查詢及購買選項,滿足殘障人士的購票需求。
原來,12306網絡售票系統(tǒng)開通至今,健全人在手機上只要幾分鐘操作便能買到車票,而原本就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卻必須到火車站售票窗口,才能購買到無障礙座位專用車票。
“推動網絡售票系統(tǒng)的改變和進行城市‘廁所無障礙革命’,是我們目前重點在做的兩項公益工作。”郭兵說。
記者跟訪了郭兵在“廁所無障礙革命”中的一次行動。1月10日上午,郭兵和他的志愿者搭檔王琳拿著卷尺和坡度尺,早早就來到鼓樓區(qū)白馬北路154號公廁,他們時進時出,檢驗公廁里經過改造后的無障礙設施是否達到國家標準。
“原先公廁洗手臺下的容膝空間過低,坐輪椅的人壓根無法靠近洗手,現(xiàn)在改到了標準的高650毫米。還有公廁門前的輪椅坡道也改良了,之前長高比不符合標準,坡道太陡,坐輪椅的行動障礙者上下不安全。”郭兵說。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改造后的輪椅坡道起伏和緩,坐在輪椅上的郭兵可以輕松出入公廁。
春節(jié)前,郭兵和志愿者們利用1個多月時間走訪了福州200余家公廁,并將無障礙設施建設不達標的公廁,統(tǒng)一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匯總給相關部門。
市環(huán)境衛(wèi)生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對郭兵所提交報告里的20余家公廁的建設問題進行重點整改,同時,五城區(qū)607座環(huán)衛(wèi)公廁中未達到國家標準的無障礙設施也將陸續(xù)進行改建。
推動福州公廁無障礙設施改善,只是郭兵和志愿者們“無障礙革命任務”的一個部分。2018年初,郭兵帶領數(shù)十名志愿者以國家建設標準為依據(jù),專門成立了“友善城市無障礙測評組”,為城市無障礙設施改善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jù)支持,并不辭辛勞為設施改善奔走、呼吁。當年,“友善城市無障礙測評”榮獲省慈善總會主辦的善行八閩慈善項目大賽最佳人氣獎。
在政府部門的積極作為和郭兵等志愿者的努力推動下,福州市無障礙設施改善取得明顯成效:南公園的多條無障礙坡道和第三衛(wèi)生間經過改造面目一新;烏山路、古田路、八一七路、楊橋路、鼓屏路等公共道路的無障礙通道實現(xiàn)輪椅暢行無礙;火車站南廣場的無障礙電梯建起來了,第三衛(wèi)生間設施改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