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鳳河竣工驗收,工作人員取水化驗水質。
按“水陸統(tǒng)籌”來“全域治理”
福州最長、歷史最悠久的內河——晉安河沿線曾飽受內澇之困,綜合考慮上下游、左右岸、地表地下的關系后,一場整體施治全面展開。
上游琴亭湖,開挖擴容40萬立方米;下游光明港,清淤60萬立方米;河道本體,實施晉安河直排閩江工程,從頭到尾疏通上下游水系,加上治黑臭、筑生態(tài),重現(xiàn)活力與風貌。
“晉安河是福州打破片面思維,實現(xiàn)水陸統(tǒng)籌、系統(tǒng)治理的樣本之一。”朱宸熠介紹,和過去“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割裂式治理不同,面對縱橫蜿蜒的百余條河道,福州采取“鏈式治理”,不僅按水系范圍整體考慮,還將內澇、黑臭、污染源及周邊環(huán)境治理等同步實施。
為解決西湖水質問題,福州在湖體徹底清淤截污的同時,將上游梅峰河、屏西河、銅盤河和下游白馬河一并納入,整體治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對“久治不愈”的黑臭河道,福州根據“癥狀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網”的原則,按沿河“6米線”堅決拆除兩岸建筑,同時埋下大口徑球墨鑄鐵截污管。在后端,還有城區(qū)2500多公里雨污水管網的修復提升、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加上污染源全域排查整治,從源頭上管住污水、截走污水。
為讓水系沿線持久美麗,“生態(tài)治水”措施隨處可見,更創(chuàng)新提出“串珠公園”理念,打造生態(tài)休閑空間。通過種樹、修路、亮燈、造景、建園,建成串珠公園200座、濱河綠道450多公里,讓河道更加自然、更顯親近。結合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福州還新建、擴挖了溫泉公園湖等6個湖體、3個海綿公園,人水共生態(tài)勢逐漸顯現(xiàn)。

梅峰河串珠公園。
依“目標導向”守“長制久清”
全域施治要在100多條河道“落地”,并不容易。福州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強化目標導向,力求通過立體攻堅,實現(xiàn)質效突破。
“按項目工作法,把措施轉化為任務,把任務轉化為項目,共生成5000多個治理項目,統(tǒng)一進行清單式
管理。”朱宸熠介紹,為構建完整明晰的“清單式“責任體系,我市成立了125人的現(xiàn)場推進組,對每條河道逐項倒排工期,展開掛圖作戰(zhàn)。
從五四河攻堅中總結出的“卷地毯”工作法,成為各項目包集中突破的“利器”。不同
于傳統(tǒng)施工的“串聯(lián)模式”,房屋征遷、管線遷改、水體治理、道路改造、園林綠化等工作被高度整合、同場“競技”。最多時,有18個部門同步攻堅,400多個工作面同時開工,像“卷地毯”一樣,高效推進工程建設。
有了速度,質量也沒放松。每個水系項目均實行全過程質量管控,除依照標準化管理手冊嚴格督導,福州還3次邀請國家部委專家組把關,確保項目建設不走偏、不走樣。
隨著主干河道轉入最后攻堅,為守住長“制”久清,福州在一體化建設管養(yǎng)和常態(tài)化管護上下功夫。
21日下午,一場嚴格的“考試”在金山片區(qū)飛鳳河進行。作為城區(qū)首條展開全河道驗收的內河,飛鳳河已順利完成工程建設,“考試”合格后將轉入運維階段。“我們都準備好了。”驗收現(xiàn)場,中國水環(huán)境集團福州公司工程部經理孫孝軍的話擲地有聲。
據了解,PPP項目全生命周期為15年,在2年至3年建設期后,企業(yè)還需負責12年至13年的運維。為有效解決“建管脫節(jié)”,水質維持、環(huán)衛(wèi)保潔、設備運行等綜合評價體系也一并設立,將評判結果與付費掛鉤,加上水系智慧公示牌、水系巡查隊和百人“護河團”,助力治水、護水、興水久久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