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時的福州火車站。福州火車站供圖
從通宵排隊買票,到如今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即可;從日均接發(fā)列車不足10對,到如今每天運行215對;從原來發(fā)送旅客每日不足5000人次,到今年10月1日發(fā)送旅客單日歷史最高峰值14萬人次……這些強烈的對比,折射出了福州火車站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里翻天覆地的變化。
兩站南北并峙 成亮麗風景線
福州火車站建于1958年,“四十年前,當時僅有南平縣(現(xiàn)南平市延平區(qū))來舟鎮(zhèn)到福州一條鐵路線,屬單軌鐵路,一天車次不足10對。”福州火車站黨委副書記盧伏龍回憶。
2004年8月,新福州站建成,原先只能容納不足千人的候車室變成了可容納6000人的候車室,面積從5600平方米變成2.1萬平方米。
2010年4月新建的福州南站,總建筑面積19.7萬平方米,旅客候車面積21744平方米。2011年福州站北站房啟動擴建工程。2014年1月,福州站北廣場候車大廳正式投用,大廳面積達12000平方米。2015年1月20日福州站北站房全部啟用。
至此,福州火車站擁有了福州站和福州南站,兩站一南一北,相互呼應(yīng),構(gòu)建了福州城市雙站并峙的格局,成為榕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