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20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9月14日,記者走進南京軍區(qū)福州總醫(yī)院。
清晨5點30分,記者找到李建彬時,他正在清洗病患用過的盂盆。里里外外洗得錚亮,又認真地用紙巾擦干水漬。“病患抵抗力差,接觸的物品有可能成為病原體。”李建彬說。
在總院,46歲的李建彬很有名氣,許多病患家屬都指名要他。2001年,他從四川來到福州,在醫(yī)院做護工,一轉(zhuǎn)眼已是18年。
“照顧病患要有耐心”
“早上病人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換尿袋或是拿尿壺,幫病人穿衣洗漱。然后去食堂打飯,喂病人吃早餐,陪病人散步。喂午飯,等病人午睡醒來喂藥,吃過晚飯,給病人洗澡。等病人休息了,趕緊把病人換下的衣服洗好。有時還要提防病人鬧情緒,要笑著哄他們。這就是我一天的工作。”李建彬說。
早上6點30分,李建彬叫醒了他照顧的徐大爺。“指甲要剪了,晚上還要洗頭哦。”李建彬動作輕柔地為徐大爺洗臉、擦身,輕言細語地告訴大爺接下來要做的事。洗漱完畢,李建彬端來早餐,一勺勺極有耐心地喂著徐大爺,還不斷地和吐字含混不清的徐大爺聊天,吃完早餐已是8點40分。
直到9點,李建彬才坐下來吃早餐,霉干菜,兩個饅頭。李建彬說:“我們吃飯沒個準點,只要吃飽就好。大家回趟老家都會帶著很多瓶子罐子來上班,里面裝著咸菜、霉干菜、辣椒醬……這些東西最下飯了。”
5分鐘吃完早餐,收拾好碗筷,李建彬拿過一張報紙,墊在徐大爺?shù)挠冶巯?,開始為徐大爺剪指甲,“不能剪得太深,容易傷著肉。老人手指甲厚,不好剪”。
走廊漸漸熱鬧起來,陸續(xù)有護工陪著病患出去散步。李建彬打來一盆水,幫徐大爺洗好手腳后,長長地呼出一口氣說:“好了,我們也去散步。”
徐大爺身材魁梧,不肯坐輪椅,記者和李建彬一人一邊,將他一路攙到樓下,在樓前小花園里走了幾圈。記者手臂發(fā)酸,一頭都是汗。李建彬也是滿頭大汗,卻仍攙著徐大爺有說有笑地慢慢挪步。“照顧病患一定要有耐心。”李建彬說。
“胡老伯把我當親戚”
12點,熱鬧了一上午的病房安靜下來,突然遠處傳來摔盆和吼叫聲,李建彬搖搖頭嘆口氣說:“張哥又被罵了。”原來是一名老病患住院久了,脾氣變得暴躁,一點不如意就拿護工出氣。
李建彬安排吃過中餐的徐大爺睡午覺,然后和記者講起他的經(jīng)歷。
“剛開始干這個,覺得有些惡心。”李建彬告訴記者,他護理的第一個病人是位70多歲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當時,沒有心理準備的他差點吐了出來,上班第一天就后悔了。由于已經(jīng)答應病患家屬了,就勉強留下來。沒曾想,一干就是18年。
從此,當熹微的晨光剛照進病房,李建彬便從夢中醒來,還未來得及揉散臉上的倦意,就開始給病人翻身、擦臉、換衣服。經(jīng)常性的通宵護理病人,李建彬的睡眠質(zhì)量極差,這些年幾乎沒有睡熟過,雙眼常常布滿血絲。
現(xiàn)在,李建彬已是“明星護工”,經(jīng)常有病人點名要他看護,李建彬成了醫(yī)院里的“稀缺資源”。
“當好護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受得苦、耐得住委屈與誤解。”李建彬說。 當然溫暖也有很多。李建彬告訴記者:“我照顧過的胡大伯和他的家人就把我當成親戚。”
逢年過節(jié),只要李建彬在福州,胡老伯都會讓家人做好吃的送過來,偶爾遇到李建彬休息,會把他叫到家里吃飯。有一年春節(jié),胡老伯聽說李建彬要回老家,讓兒子買了許多福建特產(chǎn),把幾個行李包塞得滿滿當當,讓他帶回家鄉(xiāng)和親人分享。
真有些“專業(yè)范兒”
下午3點,睡醒的徐大爺沒來得及方便,弄臟了床單。李建彬趕緊把大爺抱到輪椅上,用紙巾反復擦拭,接著又打來一盆熱水幫大爺擦洗。然后,他麻利地揭下臟床單,從護士站取來干凈的床單,抖開、揚起、落下,不到一分鐘,床鋪已干凈整齊。李建彬又拿出拖把擦凈地上的水漬。
“這里的病人都有各自的苦處,我們不是醫(yī)生,只能盡自己所能照顧他們。今天你看到的不算什么,很多臟累的活,我們都要干。”李建彬說。
下午4點多,李建彬到護士站拿回一疊體檢報告單,記者翻看后不甚明白,李建彬則顯得很專業(yè)地一項項解釋給徐大爺聽。
“你都成專家了。”記者驚嘆。
李建彬立刻滿臉通紅,局促地說:“我們做護工的,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識,看得多了、聽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一些。”
李建彬護理的多是危重病人,大都行動不便,表達不清。這些患者初入院時往往情緒不好,李建彬往往只用幾個動作就能讓病人安靜下來,翻身、叩背、按摩,一連串的動作,能讓患者不再急躁。接下來,他會教患者如何表達喝水、上廁所等需求。
平時李建彬喜歡向醫(yī)生請教護理手法。比如,一般護工叩背是在后背上敲,李建彬的手法是叩兩肋,特別是靠近肺部的部分,還會根據(jù)不同的病情選擇單手叩或者是雙手叩。
“其實比起患者,更難‘護理”的是家屬。一些家屬不懂,但主意不少。”李建彬堅持一條,遵醫(yī)囑。如果家屬實在說不通,就拿出“專業(yè)范兒”——掏出護理記錄,讓家屬簽字立證。
李建彬?qū)ΜF(xiàn)狀還算滿意,他說,之所以堅持,是希望因為護工的存在,能給患者帶來一些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