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陳化妝時,借鑒了閩劇的一些裝扮
每場收入不定 榕哭靈人只有9個
春節(jié)到清明期間,是老陳最忙碌的時節(jié),最多的一個月,老陳要“哭”20多場。
至于一場的收入,他說不定價,都是“隨緣”,最多一次收到3000多元的酬金。
別以為哭靈只是哭這么簡單,連續(xù)幾個小時邊哭邊唱,對嗓子、眼睛都很不好。但幾十年下來,老陳依舊聲音洪亮,視力也沒變差。老陳說,自己并沒有特別的保養(yǎng)方式,只是多喝開水,忌辛辣刺激食物,還保持6點早起散步習慣。當記者問到,如此密集的痛哭,是否會造成心情抑郁時,老陳說,他早已習慣了這份職業(yè),哭靈之后回家休息一下,聽聽閩劇就調節(jié)好了。
現(xiàn)在福州的哭靈人只有9個,老陳說,除了他,另外8人都是他的徒弟,最年輕的30多歲,大的也有60多歲,男女都有。
老陳的兒子沒有繼承父親的行業(yè),他覺得對于年輕人來說還是有些“不光彩”。對于這份職業(yè),陳孝春并沒有覺得難以言齒,“我通過這種形式,把眾人心中的悲傷引導出來,憋在心里的話用詞唱出來,僅此而已。”老陳說,他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他發(fā)不出聲、跳不動的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