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和逝者親友集體緬懷遺體捐贈者。
臺海網(wǎng)4月4日訊 據(jù)福州日報報道,“媽媽,我們來看您了。”王經(jīng)緯輕輕擦拭墓碑上母親王艷容的名字,忍不住流下眼淚。昨日,市委文明辦、市紅十字會聯(lián)合在三山陵園舉辦遺體與器官捐獻者追思悼念活動,歷年捐獻者家屬聚集在此,向紀念碑敬獻鮮花,深切緬懷遺體和器官捐獻者。
王經(jīng)緯告訴記者,母親2008年到紅十字會簽署器官捐贈志愿書,后來又簽署遺體捐贈志愿書。2014年國慶前一天,62歲的母親因溶血性貧血出現(xiàn)嚴重腎衰竭逝世。根據(jù)死者生前遺愿,家屬捐出其眼角膜和遺體。
“如胡楊樹,長青不老,永存于世。”撫摸著紀念碑上的這幾句碑文,王經(jīng)緯哽咽著說,母親生前最喜歡的就是胡楊樹,現(xiàn)在母親的眼角膜讓眼疾患者重見光明,遺體則用于醫(yī)學研究,“母親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自己的人生謝幕,讓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xù),就像胡楊樹一樣長青”。
記者了解到,在捐獻者紀念園內(nèi),長眠于此的志愿者中,有普通工人、歸國華僑,也有在校大學生……“雖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但他們推動著醫(yī)學教研科研事業(yè)發(fā)展,讓其他重病患者獲得了新生。”市紅十字會相關(guān)負責人告訴記者,至今年3月底,福州市累計登記遺體器官捐獻2475人,其中,實現(xiàn)遺體捐獻204人、角膜器官捐獻30人、多器官捐獻4人,均居全省前列。
又訊 昨日下午,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組織福建農(nóng)林大學師生約200人,在妙峰山陵園見義勇為紀念廣場舉行悼念英烈活動。師生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見義勇為紀念碑前向英烈默哀、敬獻花圈,追思英雄們的感人事跡。
據(jù)了解,2001年4月3日,福建見義勇為紀念碑在妙峰山陵園落成,2010年3月妙峰山陵園有限公司出資重建。新建成的福建見義勇為紀念碑正面主體碑高11米,紀念碑背后的紀念墻高6米、寬15米,紀念墻上鑲嵌著全省157名見義勇為英烈遺像和生平事跡簡介,山頂有“見義勇為紀念閣”。
每年清明節(jié),見義勇為英烈親屬及社會各界群眾都會自發(fā)來到福建見義勇為紀念廣場緬懷先輩,寄托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