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立體車庫 避免兩大弊端
觀風亭街是老城區(qū),居民樓、商住樓密集,停車位稀缺,亂停車現(xiàn)象普遍,致使早晚高峰擁堵不堪。鼓樓區(qū)有關人士介紹,在觀風亭街道路改造時,騰出一塊面積1200多平方米的空地來建公共停車場。
該人士說,起初也考慮建地面停車場,最簡單的是資金投入少的泊位停車場,但停車位太少,難以改善周邊停車難狀況;也有人提出可以建設地面立體停車場,但會嚴重影響周邊建筑的采光條件,最后想到建設地下立體停車場。
鼓樓區(qū)建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停車場采用PPP模式建設,總投資約2100萬元,該公司受政府委托作為項目業(yè)主,通過公開招標,選定投資合作人,共同投資建設運營該項目。
該負責人說,目前這套設備使用年限是50年,已在國外運轉20多年。而這個停車場前30年,由政府和社會資本方共管,后20年則交由政府全權管理運營。

地面入口(畫圈處)僅一個車位大小
每個車位 造價20多萬
有關人士介紹,和其他類型停車場相比,這種停車場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主體都在地下,有效利用地下空間、節(jié)約土地。只要有近千平方米的空地,都可建設。而對于寸土寸金、建筑密集的老城區(qū)來說,這種停車場是很適合的。
而在施工中,這個停車場對周邊居民的影響也很小,施工方先是在地面圈一個直徑21米的大圓圈,然后沿著圓圈邊往地下打樁,目前,福州市第二個地下立體智能停車場已在籌建中。
有關人士認為,這種停車場好處就是可以利用老城區(qū)邊角地,但也面臨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地塊的規(guī)劃屬性和類型各異,若要推廣,就涉及手續(xù)變更問題,這需要政府牽頭主導。而這塊地剛好就規(guī)劃為公共停車場,無須變更。實際操作過程中,因國內外標準不同,鼓樓區(qū)政府也多次協(xié)調。
據(jù)了解,因設備和技術均是進口,這個停車場的每個車位造價是20多萬元,相比于其他類型停車場,造價偏高。若要推廣,必然面臨一個成本回收問題。據(jù)了解,最終停車費標準將由物價部門審批定價,在前期調研時參照的收費是咪表收費,8元/小時。即便按照這個標準,成本回收時間也要超過10年。為此,這種停車場只適合停車需求旺盛、停車費高的老城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