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4月9日訊 據(jù)泉州網報道 連日來,安溪法院組織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實踐活動。在安溪法院的多元調解中心幫助下,一名當事人不用訴訟就順利拿到了賠償款。
據(jù)悉,謝小陽(化名)受雇于謝小明(化名)從事拆除彩板工作期間,不慎從高處跌落,造成肋骨、鎖骨等多處骨折。3月29日,謝小陽來到安溪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打算起訴謝小明,要求一次性賠償其醫(y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3萬元。
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了解到,謝小陽與謝小明系同村村民,且平時多有來往和勞務合作。經電話溝通,謝小明亦初步表示愿意承擔相應的費用。在征求雙方意見后,工作人員決定將該案移送訴非聯(lián)動調解室化解。
4月1日,立案庭工作人員和人民調解員易懷德、吳慶勛共同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并邀請與兩名當事人同村的熱心人士謝小發(fā)(化名)協(xié)助調解。
謝小發(fā)從兩人多年來的合作關系和相互之間的情誼入手,談親情、道鄉(xiāng)情,耐心細致地開展勸解工作,緩和了雙方因糾紛而產生的對立情緒。立案庭法官和調解員從多年調解工作經驗入手,為當事人厘清事實、講明法律,告知當事人訴前調解的優(yōu)勢和進入訴訟程序的利弊。
最終通過立案庭法官、調解員、熱心人士三方耐心細致地釋法說理,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謝小明自愿承擔謝小陽因提供勞務受到的各項損失3萬元,扣除已代為墊付的醫(yī)療費1.35萬元,其當場通過微信向謝小陽轉賬1.65萬元,雙方握手言和重歸于好。(記者 黃墩良 通訊員 林亞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