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書,擴大刻畫視野
呂照明平時酷愛讀書,經(jīng)常到后城古玩城淘書。2008年的一個周六,他來到后城一個攤位,看到一個外地人擺了一些刻畫在出售,當時天后宮的唐主任剛好來這里買了一些“紅樓夢大觀園”主題的刻紙送給臺灣來的客人。過后,呂照明又看到他再次來,讓該攤位的攤主幫他畫一尊媽祖,對方遲遲未給出方案,因為攤主只會在網(wǎng)上搜索圖片,仿照著刻,并不懂自己創(chuàng)作畫。唐主任急了,臨時他不知找誰來“救急”。這時,旁邊一古玩店店主向唐主任推薦了呂照明。因為不知呂照明的水平,他有點遲疑,后來,他跟著呂照明到他東街的家,看到墻壁上掛著的呂照明的刻畫作品,造型生動、姿態(tài)自然、衣紋流暢、服飾美觀,他就讓呂照明幫忙畫圖并刻畫,呂照明當時想,能為泉州當?shù)氐奈幕鳇c事,在所不辭,于是,他精心創(chuàng)作了幾天,當他把作品拿到天后宮時,一名美術(shù)專業(yè)的工作人員給予他指導:“你這海鷗公母要區(qū)分下,你這畫的海水可以再穩(wěn)一點,你這人物的服飾考究了嗎……”呂照明聽得面紅耳赤,很“較真”地開始找各種資料和專家,此時,他很感謝父親呂贊成不惜花很大部分的工資給他買書,豐富他的世界。1992年,一本沈從文主編的《中國歷代服飾研究》要200多元,雖然工資收入不高,家境一般,但父親從不會在這方面吝嗇。這次,這本書派上用場,所謂的“媽祖的服飾要如何”,這本書可以參考。其他方面他也是參考各種書籍,就這樣,他又重新畫了一幅,這幅作品得到了許多人的肯定,引起了許多人的認可。從那時,呂照明發(fā)現(xiàn),做藝術(shù)一定要飽覽群書,知識淵博,不然,創(chuàng)作的作品經(jīng)不起推敲。于是,他更喜歡讀書,家里的藏書上萬,都是跟藝術(shù)有關(guān)。
大多數(shù)時候,呂照明是孤獨的,他不喝酒不抽煙,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在那默默讀書、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紅色膠片對眼睛的沖擊力特別大,容易使人頭暈,再加上膠片光滑的特性使得其創(chuàng)作更是難上加難,容易發(fā)生刀勁不夠、下筆連接不準而使作品毀于一“刀”的情況,身邊的朋友打趣他是“跟自己過不去”,然而呂照明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雖然創(chuàng)作寂寞、艱苦,但是他精細、漂亮的作品總是讓人印象深刻。他讓泉州元素的獨特呈現(xiàn),自帶“IP”,在泉州頗有名氣,也得到了很多收藏家的收藏。

泉州古民居的石獅子和磚雕

紫竹林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