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有400多年歷史 龍首等石雕保存較好
泉港區(qū)涂嶺鎮(zhèn)驛坂村和惠安縣輞川鎮(zhèn)毗鄰,車從國道324線拐進驛坂村后吳自然村洪厝舊村一帶,一兩百米后到達山麓下。山林植被茂盛,如果沒有幾名惠安侯卿陳氏宗親帶路,很難到達目的地。
這是侯卿陳氏族人繼今年6月后,第二次踏勘現(xiàn)場。荊棘叢生的荒草叢中,陳氏族人踏開一條幾百米的草路。繼續(xù)前行,在枝葉蔽日的密林下,出現(xiàn)一片空地。“墳墓有被破壞的跡象,但仍遺留著非常多的石雕構(gòu)件。”陳氏族人說。
一座依嵌在山坡的墳塋出現(xiàn)在眼前。墓穴所在地和空地,占地數(shù)百平方米。坡上有墓穴隆起,底下的墓室已被打開;墓門前,有一塊石棺上層,而石棺底是否在墓中還不得而知。
空地上散落著10多塊石頭,有的已被泥土和青苔包裹。仔細辨別這些石頭,其中兩根石柱有龍的形象:一根較完整的石柱,頂部雕有龍首,龍眼、龍須、龍鱗清晰可見;另外一根石柱雖已斷成兩截,但其中一截龍首也清楚可辨。
石雕中保持最為完整的是一對石獅,它們歪斜著腦袋,站在高約1米的柱底,一左一右立在墓手兩側(cè)。
陳氏族人說,這是先祖陳煌的墳墓。“陳煌生卒年份還不明確,但是其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告老還鄉(xiāng),之后才逝世。據(jù)此推算,這個墳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墓手兩側(cè)立有一對石獅
“消失”近百年 族人苦尋終找到
陳煌是何許人也?
惠安侯卿文史研究會會長陳義泉、秘書長陳錫家介紹,陳睿是侯卿陳氏第五世,官至貴州左參政。陳睿的孫子陳煒、陳煌、陳煇,于明正德二年秋闈同時考中舉人。陳煒仕廣西上石西州知州,陳煌仕云南曲靖知府,死后誥授中順大夫,陳煇仕廣東翁源知縣。
“同胞三知”“侯卿三知”,同胞三兄弟同榜同仕,轟動朝野,嘉靖皇帝敕建“三牧坊”予以表彰。仕初,陳煌從南京工部司務,升工部員外郎中,督察大型工程建設,他獎罰分明,提拔官員得當。后有權(quán)臣強迫陳煌聯(lián)名上疏,要求皇帝尊崇禮法,陳煌不畏強權(quán),不為所動,被調(diào)出任思南郡守。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起補云南曲靖府知府。陳煌在曲靖知府任上十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告老還鄉(xiāng)。
在出任廣西上石西州知州時,陳煒在廣西當?shù)剡x購三塊巨石,準備用做石棺,三兄弟百年后一人一副。“從船只啟運時遇臺風,怕船負荷不了沉沒,便扔棄了其中一副。”陳錫家說,陳煒墳墓在更新村一帶,其石棺材質(zhì)與陳煌的一模一樣。
不過,陳煌的墓一度“消失”在陳氏族人的視線里,近百年后才重新被發(fā)現(xiàn)。據(jù)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以來,侯卿陳氏族人一直尋覓陳煌的墳墓,但苦于地址不詳盡,沒有收獲。
今年,惠安侯卿文史研究會正式成立后,陳氏族人從典籍著手尋找。清道光年間的《惠安縣續(xù)志》卷二等典籍中記載,“陳煌正德丁卯舉人授南京工部司務轉(zhuǎn)員外郎中曲靖府知府墓在驛坂”。另外的資料記載,陳煌墓“驛坂鋪后吳鄉(xiāng)洪厝”。
經(jīng)過數(shù)十次的實地踏訪,今年6月初,搜遍了后吳一帶的山林后,陳氏族人在密林間找到陳煌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