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月29日訊 據(jù)泉州網報道 山茶花的花語——細心、謙讓、呵護。
在南安霞美鎮(zhèn)霞美村一個山茶花飄香的小院里,陳奇漢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細心照顧、呵護著殘疾哥哥。對他而言,智力、身體雙重殘疾的哥哥,不是沉重的負累,而是他最為珍惜、牽絆一生的血脈至親。
“哥哥在的地方,才是家。”陳奇漢也許不知道山茶花花語,卻身體力行著山茶花花語表征的美德,譜寫了一段令人感佩的手足情誼。

奇漢擔心曬太陽時太熱,幫哥哥脫去衣服。
愛是傳承
“母親說,哥哥不會討生活,你們要多照顧他”
晌午,陽光暖暖地鋪灑在院子里,陳奇漢攙扶著哥哥小步挪到院子一側的石椅上,坐著曬太陽,“好天氣,扶他到屋外坐坐,他也喜歡”。照顧哥哥多年,即便哥哥的語言能力逐步退化,只能咿呀著模糊表達,陳奇漢也已熟知哥哥的一切習慣與喜好。
今年36歲的陳奇漢是家里的老幺,姐姐陳麗云大他4歲,哥哥陳雄飛大他8歲。小時候,父親遠在龍巖工作,母親和奶奶拉扯著姐弟仨長大,“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母親白天種田干農活、打小工,晚上回來就著昏黃的燈光給我們織毛衣”,為了這個小家而勤勞打拼的母親,一直是陳麗云和陳奇漢心中的“天”。
從小到大,母親一直身體力行地告訴姐弟倆,要多照顧智力、身體雙重殘疾的哥哥,“母親總說,哥哥身體不好,沒辦法出去討生活,我們好腳好手,要多照顧他、多疼他”。自小,陳麗云和陳奇漢就主動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再長大一些,姐弟倆就幫著照顧哥哥、下地干農活。生活雖清苦,一家人卻也其樂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