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思凡(左)和黃冠杰獲得WRO初中組常規(guī)賽一等獎
     臺海網(wǎng)8月11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柳小玲 田米 實習生 劉怡婧)要讓機器人能判斷土壤肥力,將不同顏色的農作物直立、完整放置在相應的農場內……這個聽起來挺有難度的操作,泉州現(xiàn)代中學初三的葉思凡和黃冠杰不僅完成了,還以獨特、穩(wěn)定的方案驚艷全場,獲得WRO(國際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初中組常規(guī)賽一等獎。
7月19日至24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暨2018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泉州現(xiàn)代中學是福建省唯一一支參加2018世界青少年機器人邀請賽的隊伍。
面對強手如林的對手,兩個孩子認真、冷靜,老師忍不住夸贊,“小小年紀,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很了不起”。
9歲起對機器人感興趣 鉆研起來就忘吃飯
“如果臨時微調做得更好,相信一定能拿滿分。”葉思凡說。賽后,葉思凡和黃冠杰都還有些遺憾,認為應該能做得更完美。
16歲的葉思凡,是泉州現(xiàn)代中學初三7班的學生,他與機器人結緣,要從小學二年級說起。那天,葉思凡路過一間教室,透過玻璃窗,第一次見到了行走中的機器人,“它沿著黑線走動,太有趣了”。
這次的“相遇”,讓葉思凡念念不忘。他跑去問老師,能不能也讓他上機器人課。但老師說,要三年級才有這個課程。回到家中,葉思凡把這事告訴了父親。父親非常支持,幾經(jīng)打聽,給兒子在晉江科技館報了機器人興趣班。
葉思凡開始著了魔地玩機器人,從最簡單的搭建,教機器人走動、辨別黑白線等,到上網(wǎng)查找資料,創(chuàng)作拼裝機器人等,興趣愈發(fā)濃烈。父親葉育文說,兒子經(jīng)常窩在家里搗鼓機器人,有時一投入便是一整天,被媽媽催著吃飯,但葉思凡會說,“不能停,停了思路就沒了”。
“我一直都把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兒子小升初時,聽說現(xiàn)代中學在機器人培養(yǎng)方面還不錯,便報了這所學校。”葉育文說。
憑著對機器人的熱愛與鉆研,小學四年級起,葉思凡便開始參加大大小小的比賽,涵蓋校、市、省乃至國家級的各項機器人競賽。去年,在2017WRO世界青少年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全國總決賽足球賽上,葉思凡拿下中學組冠軍。
葉思凡說,自己對電子科技方面感興趣,平時會留意關于機器人應用等方面的科技動向,以后也想繼續(xù)保持這份興趣,學得更深更廣,他的夢想是能夠在AI智能和無人領域上有所貢獻。
而此次一同參賽的黃冠杰,來自初三8班,與葉思凡相比,他接觸機器人的時間較遲,但同樣因對機器人感興趣,被指導老師何燕陽挑中。“我是從老師的校本課上,對機器人有所了解。”黃冠杰說,這次也是他第一次參加有關機器人的競賽,而第一次就是面向國際的大賽。“對我來說,太幸運了。”黃冠杰說,他本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沒想到和葉思凡配合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