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5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閩南快運曾經是泉州人出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沒有動車的年代,到泉州汽車站(或中心客運中心)買一張車票就能前往廈門、福州等地。然而,從本月起,閩南快運已正式退出泉州運輸市場,同時,廈門和漳州兩地市場也受到影響。
據(jù)介紹,一個月前,閩南快運泉州分公司就和車站方面協(xié)商退出運營,并辦理了交接事宜。有部分車輛劃歸該公司股東之一———泉州市汽車運輸集團總公司,因此還在車站繼續(xù)運行。11月30日,最后一班車從泉州發(fā)往廈門,此后即全線停運。該公司的一名老司機說,受到市場沖擊,公司效益差,因此走到了這一步,“作為一線駕乘人員,我們也是非常不舍的”。
福建省閩南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經營閩南地區(qū)城際間及周邊道路客運,公司鼎盛時期,擁有近200部豪華客運車輛,年營業(yè)額兩億元左右,年利潤約3000萬元,曾是福建省第三產業(yè)100強企業(yè)。而閩南快運泉州分公司成立于2004年,經營收入幾乎占到總公司的一半。
泉州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從2015年網絡約租興起開始,該公司年運量和營收均受到了沖擊。2016年,公司虧損額達370多萬元,而今年,僅1月至10月,虧損額就達到了2200多萬。
記者了解到,目前泉州分公司依據(jù)《勞動法》進行裁員,總公司出資700萬,買斷職工工齡。泉州分公司有73名駕駛員,其中23名進入公司股東單位繼續(xù)工作,其他司機也將陸續(xù)推薦給泉州各旅游公司、公交公司等單位,讓他們得到妥善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