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18年 捐全部積蓄15萬助學
李老師的家在紅旗村的一片農(nóng)田旁,他一個人住。
80歲的李老師,腰板硬朗,喜歡讀書看報。海都記者走進他家時,他正拿著一塊巴掌大的放大鏡在看報紙。
這是一間特別簡樸的房子。房間有一張床、四張書桌,十來平方米的空間收拾得很整潔。“節(jié)儉慣了,”李老師邊打趣邊介紹,床是結婚時買的,書桌是粗釘子拼湊幾塊木材整合的,家里的電器、家具都用了十來年。節(jié)儉習性源自父親的影響,父親是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常常奔走在各個村給人看病,遇到家里很窮的人家,不但不收錢,還免費送藥。
1962年從福建第二師范學院(現(xiàn)閩南師范大學)畢業(yè)后,李老師分配到德化二中教物理。他從村里走路去學校要走兩天,但他知道,有的學生上學要走上三四天,餓了只能冷饅頭冷水。有的學生為了多爭取時間讀書,大冬天夜里去廁所門口站著背書。從那時起,他就萌生了助學的念頭。
但最初他也有心無力。教書每個月50元的工資,要養(yǎng)活一家4口,還要孝敬父母,自己常常入不敷出,更不用說助學。教書之余,他還要和妻子種田種菜、上山撿柴補貼家用。
后來,兩個孩子慢慢長大成人,也從事了教育工作,生活壓力漸漸小了。7年前,妻子病逝。從那時起,他就決定,每年存兩萬元定期用于助學。去年12月,也是在退休18年后,他攢夠15萬元,主動找到村里紅旗小學胡育生校長,要把這筆錢捐出來助學。
2016年12月27日上午,沒有任何儀式,李老師和胡校長兩人到銀行,李老師把退休金銀行卡里全部的積蓄15萬元,轉到紅旗小學新開的賬戶里。紅旗小學以這筆捐款成立“李筆鋒余碧雙伉儷獎勵基金”,用于獎勵優(yōu)秀教師、三好學生、優(yōu)秀畢業(yè)生。
“李老一生省吃儉用的積蓄全部用于助學,對學校的教師、學生是一個很大的激勵。”胡校長感慨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