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伴意外過世
妻子接力照料
20多年前,吳澤救唯一的哥哥去世后,嫂子承擔(dān)起了他的生活起居。6年前,嫂子也過世了。無依無靠的吳澤救,很自然地投靠到發(fā)小家里。從那時起,吳垂挺就在破舊的古厝里收拾出一間屋給這位發(fā)小,讓他住進來。
誰也沒有想到,才兩年時間吳垂挺也在意外中走了。“他心臟不大好。那天去田里除草,可能是心臟病突發(fā),倒在田里。別人來喊我時,人已經(jīng)沒了,一句話都沒交代……”徐碧蓮哭了。
得知發(fā)小突然走了,吳澤救三天沒有吃飯,他說“不餓”。他最后為發(fā)小做的事情就是在“做功德”時為他敲鼓。敲鼓需要走路行進,當時不少人擔(dān)心他一個盲人會摔倒或者打到別人,但吳澤救堅持要敲,他保證“會小心”。于是,他在發(fā)小的靈堂前敲了兩天鼓。
丈夫過世后,徐碧蓮有一段時間很為難,她曾想勸吳澤救回自己家,但當時吳澤救的家里已經(jīng)沒人了,回家后連三餐都沒有著落,徐碧蓮不忍心,于是就把他留下。“垂挺是沒有交代一句,如果來得及的話,他應(yīng)該也希望我繼續(xù)照顧他的發(fā)小。”徐碧蓮說,如果不這么做,她覺得丈夫“會不安心”。
“煮什么多煮一點就是了,反正我自己種田種菜。最怕他有什么意外,我就說不清了。”徐碧蓮坦誠自己的擔(dān)心。為了照顧好這個盲人發(fā)小,她趁采訪時人多,把古厝前松動歪斜的臺階整了整。“他習(xí)慣走這邊,但這個臺階歪了,我們看得見無所謂,他看不見容易摔。”徐碧蓮說,平時村里居住的都是些老人,沒人撬得動。云路村支書和記者一行幫她把臺階整理好后,她又自己拿了些碎石頭,塞了又塞,把臺階固定好。
(記者 陳玲紅 王柏峰 文\圖)

拉起二胡,吹起嗩吶,盲人吳澤救就會想起去世的吳垂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