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月4日訊 據(jù)海峽都市報報道 是怎樣的愛,會讓一個人愿意用37年的時間去守候?是怎樣的愛,會讓一個人獨自撫養(yǎng)一個與自己非親非故的孩子?是怎樣的愛,讓一個患有先天性軟骨病的孩子健康成長?在晉江英林鎮(zhèn)港塔村,81歲高齡的莊茉莉老人,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詮釋這樣一份大愛。新年伊始,茉莉媽媽與“大頭”兒子終于圓了心愿,住進了“不漏風(fēng)也不漏雨”的新家。

住了新家,“大頭”兒子笑了


本報相關(guān)報道

新家外墻未裝修,但寬敞透亮不漏風(fēng)雨
早在2015年,海都報對茉莉媽媽一家進行過多次關(guān)注,引發(fā)社會強烈關(guān)注。先是有愛心企業(yè)要為這對母子修房;緊接著,晉江多個部門推動,解決了“大頭”的戶口問題,并順利辦理了殘疾證明和低保;當年5月,莊茉莉還入選中央文明辦主辦的“中國好人榜”。
昨日下午,海都記者來到港塔村的殘疾人安居房,這是一座兩層半的新房,外墻雖然沒有裝修,內(nèi)部卻“五臟俱全”,一樓內(nèi)刷了白墻、地面也鋪上整潔的板磚,新的家具和家電一應(yīng)俱全。天氣有點悶熱,茉莉媽媽打開鋁合金窗和窗簾,屋內(nèi)頓時清爽亮堂起來,見到記者,茉莉媽媽和“大頭”高興地打起了招呼。
“我們前個禮拜剛搬過來,‘大頭’沒法起來,還是大家用竹床抬過來的。”茉莉媽媽說著,“大頭”兒子趴在床上呵呵笑著。英林鎮(zhèn)港塔村黨支部書記王麗理說,以前每次遇到臺風(fēng)大雨的,破舊的老房子總是漏水,為了保證安全,都會派人將他們安置到村里的活動中心,“那時候也是四個人把‘大頭’用竹床抬出去,等天氣好了再搬回來?,F(xiàn)在搬到新家了,再也不漏風(fēng)漏雨了。”王書記介紹,2015年村里就幫莊茉莉一家申請殘疾人安居工程,2016年又被英林鎮(zhèn)政府納入“四幫四扶”,歷時半年多,現(xiàn)在新房終于建好,“他們不用再辛苦搬來搬去,我們也放心了!”
說起變化,除了房子變大變結(jié)實了以外,茉莉媽媽還有好多話說。她告訴記者,以前在舊房子里她和“大頭”只有一張竹床,大小便都在床上解決,有時候難免沾染尿漬散發(fā)臭味,現(xiàn)在不同了,她和“大頭”都有自己新床,而“大頭”的那張還是特別定制的,在床中間就可直接大小便,方便多了。而長期幫扶他們的英林派出所也送來“喬遷禮”——冰箱、電視、電飯煲、微波爐,茉莉媽媽正在琢磨著怎么使用呢!
如今,困擾茉莉媽媽的房子難題最終解決,她心頭的最后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沒有什么了,沒有什么了,有這些已經(jīng)夠了。”當記者問起還有什么心愿時,茉莉媽媽連連擺手,笑得比之前更燦爛了?。ê6加浾?陳紫玄 通訊員 蔡福仁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