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回溯到1986年9月27日,連美華的丈夫郭厚財在龍巖永定煤礦進行井下作業(yè)時遭遇坑道塌方,被埋井下。2個小時后,郭厚財被救出來時已臨生死邊緣。
這個消息對連美華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安頓好年僅7歲的兒子和3歲的女兒后,便急忙趕到龍巖照顧丈夫。在連美華的真情呼喚下,其丈夫昏迷20多天后蘇醒,但是下半身完全失去知覺。
就在不少醫(yī)院見郭厚財腰椎完全性骨折,病情十分危重,建議放棄治療的情況下,連美華卻始終不放棄一絲希望,一邊帶著小女兒,一邊帶著重病的丈夫奔走福州、漳州等地治療,歷經(jīng)3年治療后保住了丈夫的性命。
31年相濡以沫 照顧丈夫還要干農活
連美華回憶說,住院的三年里,她沒有睡過一次安穩(wěn)覺,為了給丈夫、女兒加餐加營養(yǎng),她自己買最便宜的青菜、地瓜等充饑,這讓她后來患上嚴重的胃病,更一度胃出血。
把丈夫接到家里后,連美華開始遵照醫(yī)囑,每天給丈夫翻身、按摩、壓尿、摳便,防止丈夫肌肉萎縮、生褥瘡。同時,連美華耕作一畝多的農田、飼養(yǎng)家禽,在無數(shù)個起早貪黑和默默耕作下,一家四口人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家庭狀況也不斷好轉,兩個孩子也從未落下學業(yè)。
每天凌晨4點多都會自然醒來,每兩小時給丈夫翻身,每半天為丈夫按摩一次,從腳跟、腿部一直到上身;每三到四小時給丈夫壓尿;每隔兩天幫他排便;抱著丈夫從床上到輪椅……這樣繁瑣的“流程”,連美華一堅持就是31年。
連美華告訴導報記者,她在天氣較好的時候,還會將丈夫抱到三輪車上,推著他到村里、海邊甚至幾公里外的地方散心。在連美華的悉心照料下,丈夫創(chuàng)造了癱瘓病人31年無褥瘡的奇跡,臉色紅潤,精神狀況也十分不錯。
撐起家里“一片天” 堅守真情贏得美譽
丈夫郭厚財出事那年,連美華才30歲,如今一眨眼已經(jīng)年過六旬,但是回想起過去點滴,連美華都歷歷在目,甚至還藏著一絲羞澀。
連美華告訴導報記者,她是泉港前黃人,和丈夫郭厚財結婚都是“父母包辦”下促成的。“在我看來,雖然當時都是父母幫忙做決定,但是這份感情卻比自由戀愛來得更加牢固,‘只看到好的,沒看到壞的’。”
連美華嫁到郭家后,因為丈夫長期在龍巖工作,她前幾年和丈夫同鍋吃飯甚至不到一百天,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相聚,平日里她就在家養(yǎng)育一兒一女。
31年來,連美華用柔弱的雙肩撐起這個家庭的“一片天”,一方面要照顧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丈夫,還要奉養(yǎng)年老的公婆,另一方面還將一兒一女培養(yǎng)成人,并走上社會崗位奉獻力量。“當時丈夫也讓我改嫁,但是我當時就說沒有什么能夠把我們分開,我們要永遠在一起生活。”連美華說,最艱難的日子已經(jīng)過去,她十分珍惜和熱愛眼下的日子。
內心裝滿了美好 沒錢買米也要買花
采訪過程中,連美華笑容始終洋溢在臉上,不論是屋內還是院子,都是十分干凈整潔,尤其是院子里開滿的鮮艷花朵,令人看了賞心悅目。“我十分喜歡花,以前沒錢買米的時候,也要偷偷買花,因為花代表著美好,能帶來好心情。”連美華說,在她丈夫遭遇不幸后,她還一直穿著紅色衣服,“紅紅火火,希望我們能夠長長久久在一起”。
在翻看全家福時,連美華年輕時期的一張青澀證件照也珍藏其中。“這張是30歲以前拍的,現(xiàn)在都老了,不過還是有好多人夸我美。”連美華打趣地說。
在連美華的感染下,長期臥病在床的郭厚財也是十分開朗樂觀。老郭動情地說,這輩子能夠遇到她,是他最大的福氣,面對她的犧牲和付出,更要用樂觀和堅強回應。
記者感言
歲月,將勤勞和堅守鐫刻在了容顏上,將真情磨礪得比金貴、比鉆堅。微笑,是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勇敢面對生活的“秘訣”,所以也得到了生活回應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