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11日訊 夏日悶熱的正午,林燕琴正彎著腰,在簡單搭建的灶臺前,熟練地翻滾起剛倒入鍋里的冷米飯。鐵鍋越燒越熱,米飯時不時發(fā)出滋滋的聲響,熱騰騰的霧氣把她清秀的小臉蛋蒸得滿頭大汗。

13歲的林燕琴是這個三口之家的依靠
泉港區(qū)界山鎮(zhèn)嶺頭村橋仔頭的村民,都知道林燕琴的家。她和阿嬤、父親三人相依為命,長年生活在一間低矮破舊的老平房里。一遇大雨,屋里積水厲害,又很快成了汪洋大海。但是,兩位行動不便的老人,都被13歲的燕琴照顧得妥妥貼貼的,笑容經(jīng)常掛在臉上。
每天6點起床 為阿嬤和父親煮飯
除了上學(xué)外,今年13歲的林燕琴,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照顧阿嬤和父親,保證一日三餐準(zhǔn)時做好飯,還要洗衣拖地做所有家務(wù)。
77歲的阿嬤陳榮妹生了5個子女,但沒有一個擁有完整的家庭,全村人都覺得可憐。但陳榮妹很慶幸,抱養(yǎng)長大的孫女林燕琴,乖巧、懂事又孝順,小小年紀(jì)卻能撐起整個家。
今年6月,林燕琴小學(xué)畢業(yè)。暑期已過一個多月,她哪兒都沒去,就呆在家里照顧無法走路的阿嬤和患有肌肉萎縮的父親。阿嬤吃得早,林燕琴和上學(xué)時一樣,每天6點左右就起床煮稀飯。
平日里,林燕琴陪阿嬤和父親吃完早飯、收拾好碗筷后,就立馬背上書包,飛奔到離家不遠的學(xué)校上課;中午放學(xué)后她也不敢在學(xué)校多逗留一分鐘,心里擔(dān)心阿嬤和父親會餓了。
午飯簡單,稀飯配菜。林燕琴跑到菜地里摘菜。沒有肉,她就把菜炒得可口些,讓阿嬤和父親吃得開心。
晚飯一般煮面。這是阿嬤親手教的,也是林燕琴最拿手的。“阿嬤說,蔥頭熱好后要先盛起來,面煮好了再澆上去,這樣會很香。”
林燕琴記得,10歲那年,陳榮妹雙腿實在走不動了,她便開始學(xué)煮飯。第一次煮面,鍋里的油濺到手臂上起了好幾個泡。那一年,阿嬤有一次突然在她面前摔倒,她使了全身的力氣都扶不起來,最后靠旁邊的椅子才撐起來。那一次,她嚇壞了,也才真正意識到,自己要快點長大,成為家里的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