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七天天氣預報
臺海網7月25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道,自進入大暑節(jié)氣以來,高溫愈演愈烈,高溫范圍不斷擴大,泉州局部地方氣溫達40℃。
三伏天,副熱帶高壓勢力極其強大,天氣熱得冒火,7月23日星期六,是今年入夏以來泉州最熱的一天,山區(qū)以永春玉斗為最熱,達40℃。罕見的是,鯉城已連續(xù)兩天高溫沖破37℃了。
福建省氣象臺、泉州市氣象臺昨天繼續(xù)發(fā)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今日福建省氣溫高,最高氣溫南平、三明、福州西部、龍巖東部、漳州北部的部分可達37℃—38℃,局部超過39℃。泉州的安溪、永春和南安部分鄉(xiāng)鎮(zhèn),洛江、鯉城、晉江、德化個別鄉(xiāng)鎮(zhèn)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請注意防范!
記者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24日2時,今年第2號臺風“盧碧”(熱帶風暴級,名字來源:菲律賓;名字意義:殘酷)在日本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截至24日17時,“盧碧”中心位于日本東京偏東方約184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預計“盧碧”將以每小時40公里左右的速度快速向偏北轉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變性為溫帶氣旋,未來對泉州無影響。
延伸閱讀
連發(fā)4天高溫預警 泉州迎來大“烤驗”
氣象部門:明后兩天氣溫有所降低,27日起高溫重現
醫(yī)生:不同人群防暑方式不盡相同

天氣炎熱,中心市區(qū)田安大橋上熱浪滾滾。(戴涵琦 攝)
核心提示
日前,廈門一工地工人疑因中暑身亡,該消息引發(fā)市民廣泛關注。連日來,泉州持續(xù)經受高溫“烤驗”,昨日,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高溫天氣或將持續(xù)到月底。那么,中暑有哪些癥狀?哪些人容易“中招”?不同人群要如何預防?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事 件
多起中暑病例危及生命
7月22日是大暑,午間廈門氣溫劇烈攀升。下午1點多,在廈門羅賓森附近一工地,工人老陳躺下休息后就沒再起來。法醫(yī)介入調查,排除他殺。據介紹,老陳是四川人,今年50多歲,初步懷疑死因為中暑,更多情況有待進一步調查。
記者了解到,此前泉州也出現過危及生命的中暑病例。去年夏天,53歲的鍋爐工人郭某在高溫車間被發(fā)現人事不省,高熱,嘔吐,被送往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搶救治療,入院體溫高達39℃,多項生化指標嚴重異常,搶救1周后轉到普通病房治療,1個月后痊愈出院。
去年,市第一醫(yī)院也接診過一例病例,患者為65歲男性,從事花圃工作,發(fā)病前有7小時的戶外勞動,送到急診科時,已出現昏迷、高熱癥狀,體溫達41℃。該病人就是典型的重癥中暑,出現了肺炎以及心臟、肝臟和腎臟等多臟器功能衰竭,后來轉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治療一個多星期后才好轉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