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線綠道工程示范段目前正進行路基施工
臺海網(wǎng)4月6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柳小玲 謝明飛 實習生 莊楠嬌 文/ 圖)泉州市山線綠道工程,自去年項目確定后,備受廣大市民關注。昨日,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傳來新消息:該工程精品示范段已進場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可完工。
據(jù)悉,泉州市山線綠道工程全長共約22.5公里,其范圍為西湖公園至濱海公園,沿線包括西湖公園區(qū)、閩臺緣博物館區(qū)、泉州花博園區(qū)、泉州南少林區(qū)、清源山風景區(qū)、泉州圣墓區(qū)、桃花山公園、森林公園、觀音山公園區(qū)等重要風景名勝區(qū)、公園綠地等,與濱江水線構成市區(qū)慢線環(huán)線。
而工程精品示范段從大坪路到森林公園三期步道,建設內(nèi)容包括自行車道、人行步道以及沿線設置若干驛站、小游園、服務點等,全長約4公里的路程,將市區(qū)三大山地公園——大坪山公園、桃花山公園和森林公園串接起來。
車道步道分離,沿途設置小游園、休息點
昨日,海都記者在施工現(xiàn)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路基工程建設。據(jù)介紹,示范段綠道包括一條自行車道(4.01公里,寬3.5米)及一條人行步道(4.04公里、寬3米),全程采用人車分離式綠道設計,而綠道沿線還將設置1個驛站(即成功驛站)、2個小游園(包括知還園和桃源谷)、5個服務點(“吹衣亭”、“出岫”、“遐觀”、“載欣”、“載奔”)及8個休息點。其中,成功驛站內(nèi),停車設施、商業(yè)服務設施、安全保障設施、環(huán)境衛(wèi)生設施以及游憩設施都將配套齊全。
建成后,市民可先從成功驛站進入,這里的螺旋梯或電梯將和自行車道、步行道連接,行人和自行車并行通過一座新建高架橋,跨過現(xiàn)在的大坪路開始前行,到達“吹衣亭”服務點;繼續(xù)前行來到“知還園”和“桃源谷”2個小游園,2個小游園都設置進出口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可以與現(xiàn)有交通網(wǎng)絡銜接。短暫游玩后,從桃源谷出發(fā),經(jīng)過“出岫”、“遐觀”、“載欣”等3個服務點。最后,綠道沿著現(xiàn)有的龍眼林抵達森林公園,即最后一個服務點“載奔”所在地。
這些站點在設計上,以閩南建筑風格為主,材料選擇閩南紅磚,搭配鋼材、玻璃等,提取泉州特色元素加入坐凳、桌椅等配套設施,使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兩種元素碰撞出特別的火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站點取名自陶淵明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