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6月2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郭冰德)“哇,這么多金子!”昨日上午,在泉州市豐澤公安分局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一排桌子上堆放著金燦燦的“黃金”,讓前來參加發(fā)布會的人感嘆唏噓?!澳鞘羌俚模 泵窬瘜Ρ娙苏f。
這是該局破獲的一起詐騙案,據(jù)通報,2012年起,犯罪嫌疑人翁某璇(女,泉州晉江人,1982年出生)伙同梁某靜(女,泉州豐澤人,1982年出生),以150斤“黃金”為抵押,向吳某雄借款550萬元。導報記者 郭冰德 文/圖
報警:抵押“黃金”全是假貨
今年4月1日,泉州市民吳某雄到豐澤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報警,稱被翁某璇以“黃金”為抵押,分140多次借走550萬元,翁某璇償還部分款項后,失去聯(lián)系。
接到報警后,警方多日蹲點守候,并對嫌疑人家屬進行勸導,5月26日翁某璇向公安機關(guān)投案自首。6月1日,警方抓獲該案另一嫌疑人梁某靜。
經(jīng)審問,兩嫌疑人對以假黃金為抵押,向吳某雄借款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那么,兩名女子是如何利用150斤的假黃金進行詐騙,并且屢屢得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