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文雄和姐姐都是以床當書桌
姐弟倆自我評價:勤能補拙
記者來到他們家時,孩子父親恰好在外做工。屋子不過70平方米,收拾得很整潔。“爸爸是泥水工,不定期出門接活。”文雄一邊說著,一邊拿出幾雙拖鞋,姐姐則端出茶水。相對于文雄,姐姐文英更外向些。他們說,這幾天,打算去外婆家走走,雖然都在霞浦,卻6年都沒去過了,因為從初中開始,他們假期都在學習,“好懷念外婆家門前那片海”。
在兩人的臥室里,記者看到一大疊練習冊。“這些僅僅是高中三年來的一部分,有些練習冊是兩人共用的。”文英說,弟弟考了高分后,很多人來家里取經,其實哪有討巧的方法。“我們一直相信勤能補拙,而事實也是這樣。弟弟考進高中時,他的成績還一般。”

“時間就這么多,學習就要抓緊時間。高中三年,雖然家就在學校邊上,但我們很少回家吃飯。早上6:20出門,晚上11點多才到家。”文英說,有時媽媽會打趣,他們是老師的孩子。除了學習,她也喜歡追劇看綜藝節(jié)目。而文雄愛打手游。當被問及填寫志愿時,文英的回答非常直接:“想和弟弟在一個城市。”
“想報個好點的專業(yè),畢業(yè)后就能找個好工作。這樣便可提高家里的生活水平。”文英說。
媽媽手機靜音,爸爸出門看電視
談話間,時間已過中午12時,他們父親下工回家,衣服上還帶著泥。見到屋內有客人,老湯撓了撓頭,說了句:“我去換身衣服就來。”一旁的妻子姚女士也催促著。
1977年出生的姚女士,生了這對雙胞胎后,身子一直不好。“兩個孩子很懂事。”姚女士說,高二那年,文雄去北大參加夏令營。去的前一天晚上,她和丈夫嘀咕很久,應該給孩子多少錢。第二天一早,她拿著好幾百元遞給文雄,可文雄只拿3元。他說,銀行卡里還有獎學金。
姚女士說,她和丈夫沒讀過什么書,孩子學習都靠老師。他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環(huán)境。為了不打擾孩子,愛看電視的丈夫,都會出門去鄰居家看,而她則安靜地坐在家里看手機。這幾年來,她的手機都是靜音狀態(tài)。
昨日記者再次聯系上文英,此時姐弟倆已來到位于霞浦東沖的外婆家。他們發(fā)來的照片中,前方是一片大海,文雄站在陽臺上眺望遠方,他衣服上印著“卓越是一種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