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月28日訊 春節(jié),福安俗稱“做年”。 “做年” ,是福安民間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陰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它的主要節(jié)期。實際上,福安人過年,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日“祭灶”就開始了,一直延續(xù)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才算真正把“年” 過完。福安“過年”,除了有春聯(lián)、守歲、拜年等與全國各地大同小異的習俗外,也沿襲一些地方民俗特色,亦可圈可點。春節(jié)期間,到福安各地走走,領略一下福安的年俗文化以及地方民俗風情吧。
除夕“接年駕”
福安是全國最大的畬族聚居縣(市),聚集了6.8萬畬族人口。大年三十晚上做大年,是“過畬年”最莊重的儀式。各家廳堂中庭柱上都亮出“功建前朝帝嚳高辛親敕賜,名傳后裔皇子王孫免差徭”的對聯(lián),在中庭橫眉上貼上“鳳凰到此”或“麒麟到此”四個大字,在神壇里也貼上“汝南藍氏(或馮翌雷氏或穎川鐘氏)歷代遠近一派宗親之香位”的字樣。
除夕,按戶募捐一定數(shù)量的錢、米,由值祭者購買三牲(豬肉、雞、魚)、福禮(海藻、豆腐、粉絲、黃花菜等)、茶酒、香燭、紙錢及糍粑等,送到村里神宮進行供祭。做完滿福,家家貼春聯(lián),以紅紙條封壇壇罐罐及倉庫,表示倉盈庫滿。當晚,戶戶分回從神宮里所得的食物,煮酒吃大年飯(團圓飯)。飯后,大家環(huán)坐在篝火旁“守歲”,準備迎接新的一年來到。
除夕,子時正點,家家戶主手點香,到大門外燃放爆竹 “接年駕”,以求新年五谷豐登,大發(fā)其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