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祖,民間往來的推動者 聽濤君:媽祖“慈愛濟世、護國佑民”的精神形象通達世界各地,信眾遍及海內外,尤其臺灣的媽祖信眾非常多。請各位談談兩岸在傳承媽祖文化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媽祖文化在推動兩岸及海絲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上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林金榜:天下媽祖,祖在湄洲。傳承媽祖文化,我們祖廟主要舉辦謁祖進香、宮廟交流等相關活動,如全球各地宮廟來湄洲島尋根謁祖進香,臺灣島內宮廟間也有互訪進香交流。每年有全球各地的400多萬信眾來湄洲祖廟進香朝圣。我們持續(xù)舉辦“天下媽祖回娘家”“湄洲媽祖巡天下”“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三大文化交流活動。同時舉行升幡掛燈儀式、祭祀大典、海祭活動等。 吳焬和:在臺灣,傳承媽祖文化最火熱的民間活動,要算農歷三月三的媽祖繞境活動。臺灣俗諺云:三月“瘋”媽祖。一到這個時間,島內上百萬民眾徒步行走9天8夜330多公里,從臺中大甲鎮(zhèn)走過臺中、云林、彰化、嘉義4個縣市21個鄉(xiāng)鎮(zhèn),最后到達嘉義新港奉天宮。這些信眾滿懷虔誠、不畏艱辛且興致勃勃,追隨著心中最為敬仰的神明媽祖娘娘巡游的鑾駕。 丁才榮:我們雪隆海南會館(天后宮)與興安會館,大部分的民眾是拜媽祖,祭拜方式也有很大的改變,從原先祭葷為主,改為祭素為主的環(huán)保做法。同時,向民眾宣傳中華傳統(tǒng)文化,如把弟子規(guī)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經典翻譯成馬來文、英文,提倡孝道,推廣中華民俗文化。 媽祖,“一帶一路”的文化使者 聽濤君:今年3月媽祖文化正式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在福建加快建設21世紀海絲核心區(qū)的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弘揚媽祖文化,推動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民心交融? 林金榜:當年鄭和下西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和文化交流。鄭和船隊開航前都祭媽祖,船上都安奉媽祖像,以增強船員戰(zhàn)勝狂風惡浪的信心。媽祖文化逐漸就在沿線各國落地生根,成為海絲活動的文化標志。如今莆田已加入海絲申遺城市聯(lián)盟,成為中國9個海絲“申遺”城市代表之一。湄洲媽祖祖廟也入選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首批文物點。 時平:我認為在建設海上絲綢之路中,要遵循媽祖文化的傳統(tǒng)習俗性和社會性來傳播,不要泛政治化,就像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遵循的“入境問俗,入國問忌”來推動媽祖文化的傳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林緯毅:海絲沿線國家都有媽祖,因為媽祖形成了媽祖信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媽祖文化對經貿往來是有效的輔助力量,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媽祖文化的傳播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吸引更多的年輕人。 瑪麗:有華人的地方,就能看到媽祖文化的印記。我身邊有很多華人會尋根謁祖,到中國寺廟、宮廟尋找文化歸宿感。對于媽祖文化未來的傳播,我建議要建立更多博物館,舉辦豐富多彩的展覽,還要建立電子展覽平臺。而媽祖本身不僅僅是文化主題,還可以衍生其他經濟發(fā)展類的主題。當然,媽祖文化傳承保護離不開當?shù)厣鐓^(qū)積極參與。保護媽祖文化的遺址,讓媽祖文化在各個國家的社區(qū)內得到廣泛傳播。同時,要對媽祖文化相關的“非遺”等調查了解清楚,讓社區(qū)民眾參與保護獨特文化、獨特語言,保存媽祖文化的多樣性。 網友微評 @月圓大海流:我小的時候就知道媽祖,家里人、親戚們拜媽祖,跟著就慢慢懂得媽祖是海上保護神。先輩們下南洋討生活得到了媽祖的保佑,這是我兒時最深的印象。 @TV-a-oe:媽祖故事的口耳相傳,反映出媽祖在民眾心目中是善良、智慧、正義與大愛的化身。這對于我們建設海絲核心區(qū),提供了很好的契合點。 @兵個一是我:媽祖文化具有大愛、和諧、慈悲、包容等特征,激勵著一代代的海內外兒女用創(chuàng)新進取的精神去開拓海洋。媽祖文化是海洋文明的一面旗幟。 @雨夜好舟:要注意保護媽祖文化遺址,讓媽祖文化在不同國家的社區(qū)內得到廣泛傳播,把內涵變得更加深厚,增添時代特色。 記者點評 今年參加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的專家學者數(shù)量,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盡管專家學者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說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膚色,但在談起媽祖和媽祖文化時,往往是從細微之處說起。馬來西亞的丁才榮教授回憶起小學時家人拜媽祖的往事、新加坡的林緯毅博士講述了華僑們捧著香爐和香灰漂洋過海分靈的故事、加拿大的瑪麗教授對“媽祖文化就是一日三餐”的親切感受…… 專家們對這些微小的細節(jié)脫口而出,說明已經在他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對媽祖和媽祖文化的研究,已經不僅是嚴肅的學術話題,而是成為生活記憶的一部分。很多人在深入研究媽祖文化之前,就已經從心里和媽祖貼近了距離,所以能深入認識到媽祖在多個層面的影響力:她是海神,是漁民遇到狂風暴雨時的心靈燈塔,是航海航運業(yè)興旺繁榮的守護者,是不同國家和地區(qū)間交流的文化使者、和平使者等等。無論把媽祖定位成哪一種神,都表達出內心的虔誠。 建設“一帶一路”,開展經貿交流、經濟合作,固然講求互惠互利、利益為先,但心靈的交往和彼此的信任同樣不可或缺。而媽祖和媽祖文化,就是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qū)之間“以心相交”的橋梁,用好這座橋梁,必將對“一帶一路”建設大有裨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