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福州11月10日電(張子劍 黃丹妮 鄒家驊) “雙十一”來了,福建省工商局、省消委會發(fā)布網絡消費投訴情況及2016年“雙十一”網購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理性健康消費、依法維權。
今年1-10月份,消費者投訴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64.69%。福建全省共受理互聯網購物類消費者投訴42592件。消費投訴量列前三位的廈門、泉州、福州三地投訴總和占全省總量九成。其中,廈門投訴量過半。位于前三位的投訴問題是廣告、質量和售后,占了投訴總量超過七成。
去年“雙十一”期間,網購投訴主要集中于服裝鞋帽和計算機產品類商品,有關快遞服務類的咨詢投訴也較為集中。投訴熱點中營銷問題最為突出,主要問題有:虛假夸大產品性能,無法按時供貨甚至要求消費者取消訂單,虛假宣傳促銷,欺騙和誤導消費者。部分電商利用“免單”、“搶單”、“秒殺”等噱頭促銷,事后卻無法兌現承諾,引發(fā)消費糾紛。此外,質量問題和退換貨問題是網購投訴另外兩大熱點。
福建省工商局、省消委會提醒廣大網購消費者,在享受網絡購物的便利和實惠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和維權意識。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正規(guī)、有經營資質的購物網站。盡量選擇交易量大、專業(yè)性強、信譽度高的網站購物。
二是要小心網購低價陷阱。網上價格與實體店價格過于懸殊的商品,尤其是名牌商品,要貨比三家、謹防假冒,不要盲從輕信。
三是詳細了解商品信息。要完整閱讀商品詳情,包括文字和圖片,以及售后服務內容。仔細查看促銷活動中的限制性條款,謹防虛假宣傳。仔細查看購物網站的商家和商品信譽評級,并瀏覽其他買家對該商家和商品的評價,作為購物的參考。
四是選擇安全可靠支付手段。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方式。如需網上轉賬、充值、付款時,通過正規(guī)的第三方支付渠道進行支付。任何情況下不要透露自己短信中收到的驗證碼,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
五是注意保存網購相關憑證。盡量使用網站所提供的聊天工具并保存聊天記錄,通過截圖等功能保留好交易信息,同時注意索要購物發(fā)票作為購物憑證。
消費者一旦與電商發(fā)生消費糾紛,可以通過客服網絡平臺進行維權投訴,也可以向網店或者網站所在地的工商(市場監(jiān)管)部門、消協組織進行投訴。








 





